报道说,相传,优昙婆罗花是每隔3000年才开一次的神花,优昙婆罗花的出现被看做吉祥的征兆。中源大学学生和老师称:“一下子开这么多优昙婆罗花的情况十分难得”,“可能有什么好事要发生吧”。
优昙婆罗花,在佛经又有不少译名,例如:优昙钵罗、优昙波罗、优昙跋罗、优昙婆逻、乌昙婆罗、乌昙萝,或称优昙钵、优昙、乌昙。在佛经中,通常提到优昙婆罗花大多是在形容极难遇到佛陀出世,正如极难遇到优昙婆罗花一般。
此花是拘那含佛(过去七佛之一)悟道时身后那一棵遮阳避雨的树种。开花,亦结果。花朵被称做优昙钵或者优昙婆罗花(udumbara),简称优昙花,经上又名“灵瑞花”。据佛教文献记载,优昙婆罗树十分巨大,叶似梨,果实大的如拳头,小的如拇指,十几颗聚生于树干。生、熟皆可食,但是味道不好。花朵隐藏在花托之中,人眼很难看到,所以通常看不到花朵。
优昙婆罗为梵语,意为灵瑞花、空起花、起空花。《慧琳音义》卷八载明,“优昙婆罗花为祥瑞灵异之所感,乃天花,为世间所无,若如来下生、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
10月11日下午,在沈阳市高女士家中,记者看到了长在玻璃上的“花”。每支“花”都附着在玻璃上,长约1厘米,中间细如银丝,顶部花形如钟。读者高女士电话爆料:自家玻璃上的“植物”,颜色变化还会“开花”。难道这就是传说中3000年才出现一次的优昙婆罗花?家住沈阳市皇姑区昆山西路134号的高女士在10月1日时发现自家窗玻璃上出现一簇“植物”。“大家都觉得这个挺新鲜,很小一簇,细丝上面顶着个花苞,当时发现时颜色是黑色的。”高女士当时并没太在乎这个东西,随后发现它长出比头发丝还细的丝状体,根部有分叉像小爪子一样紧紧扒在玻璃上,另一头是比小米粒还小的椭圆体。
优昙婆罗花,在佛经又有不少译名,例如:优昙钵罗、优昙波罗、优昙跋罗、优昙婆逻、乌昙婆罗、乌昙萝,或称优昙钵、优昙、乌昙。在佛经中,通常提到优昙婆罗花大多是在形容极难遇到佛陀出世,正如极难遇到优昙婆罗花一般。
1975年开始试验用中华草蛉防治果树红蜘蛛为害,不断地进行室内人工饲养和野外释放工作,至1977年将防治面积扩大到90余公顷。通过释放草蛉卵,有效地控制了果树红蜘蛛的为害,不但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节省了开支和劳力,而且提高了防治效果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草蛉适于在野外进行人工释放,在温室和暖棚内,同样有着明显的治虫效果。例如1977年,在北京四季青公社试验站,利用人工饲养的中华草蛉防治温室内为害黄瓜的瓜白粉虱,取得了良好防治效果。
草蛉能有效地消灭很多种类的农业害虫,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开展对该物种的人工繁殖、饲养工作早被提到日程上来。有计划地把人工伺养的草蛉释放到田间,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更是成果辉煌。
中国河南省某地,曾在棉田中释放草蛉防治棉铃虫,四五天便使棉铃虫的卵和幼虫减退了80%。
21世纪初,草蛉作为天敌昆虫的研究,仍在各地不断地开展,在技术方法上和灭虫效果上都不断地取得了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