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华商报》报道省法制办、省住建厅省残联共同向公众征集《陕西省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办法》的意见,其中对规范和增加我省的无障碍停车位做出了诸多规定。
华商报记者下午从省残联了解到,西安400多残疾人驾车。但专用车位仅几十个。
规范:无障碍停车位要比正常车位宽一米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2010年春天,我省放开了残疾人考驾照的残疾条件要求:右下肢或双下肢残疾者也可和原先交通法规允许的左下肢残疾人一样,考取驾照开车上路。 当年7月,西安首批14名残疾人学员就拿到了驾照,直到目前,我省的西安、咸阳、宝鸡、铜川等城市,都接受右下肢或双下肢残疾者考取驾照,全省的残疾人驾车者的数量也在这几年内增加到了500多人,其中400多人都集中在西安。
但据省残联的了解,目前西安市设置的无障碍停车位不过几十个,且多数是几年前和交管部门协商后,在个别路段道沿下划出的,但在公众停车场等地,无障碍停车位可以说是极个别的,而且不少是“象征性”的。
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陕西省肢残人协会主席王延在西安开车已多年了,最头疼的就是每次开车出去“停车难”。“商场、超市、旅游景点我可以不去,但医院等一些不得不去的地方,没有停车位,就非常麻烦。”王延说,据他了解目前西安没有一家医院设置了符合标准的无障碍停车位。 而据王延介绍,西安北客站地下停车场原先设置的6个无障碍停车位,后来不知为何被取消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下的12个无障碍停车位,却没有按照标准设置,宽度和普通停车位一样,这让开车的残疾人上下轮椅很不方便。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根据我国规定,无障碍停车位的宽度要比正常车位宽一米,方便驾驶员上下轮椅,也就是说,两个无障碍停车位应当相当于三个正常停车位的宽度。且无障碍停车位需要设置在最靠近出入口、电梯等位置,以最方便残疾人出入为宜,停车位还要标注有显著标示,专车专用,不得被社会车辆占用。
无障碍出租车放不进轮椅
此外,这次征求意见的《陕西省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办法》,还提出应当设立无障碍出租车,其实这样的出租车在西安已经存在。三年前,西安就为50辆出租车贴上了无障碍标示,且出租车副驾驶的座位可九十度向外旋转,以方便残疾人上下。 但在这几年的运行中,无障碍出租车并不如人意,王延提到一个现实的问题,出租车的后备箱里有天然气罐,如果放进轮椅就没法盖上后盖,这样就会违章。加之无障碍出租车需要预约,不然路上几乎挡不上车;残疾人上下车费时费力,很多司机便不愿意拉残疾人等现实问题,无障碍出租车无法满足残疾人的需求。
华商记者 郝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