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轩
据媒体报道,近日,北京数十名家长自发到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寻求专家的帮助,讨论如何应对家里的“熊孩子”们。初中男生小虎的妈妈来求助是因为被老师要求到校“陪读”。因为小虎在学校老是闹着要辍学。小虎说,自己家里有14套房,光收租就够吃三辈子,为什么还要上学?
北京房娃闹着要辍学,在他看来,既然家里有了14套房,出租收益不菲,吃穿三辈子不愁了何必再上学?一个小孩子之所以发出这样的疑问和质询。看似童言无忌、懵懂无知,其实背后折射的是功利化教育之殇。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在对孩子做认真学习的动员和引导时,常挂在嘴边的语言往往是:“你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娶不到好媳妇。”甚至还会说,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无法升官发财,只能在路边做叫花子。试问,如此把上学功利到极致,甚至等同于过好日子、升大官、发大财,耳濡目染的懵懂无知的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和辍学行为,奇怪吗?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对理想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是的,人生在世不仅仅只有物质追求,而没有半点精神追求和信仰。而这位孩子把人生理想,简简单单地等同于物质需求—猪栏般的理想,难道不是我们始作俑者的功利化教育所惹的祸?
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好逸恶劳不好,但也并不可怕,因为他们还有很强的可塑性。可怕的是做父母的和做老师的不知道怎样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