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调查人员在美国西南部莫哈韦沙漠“太空船2号”商业载人飞船坠毁的地点检查残骸。
本版图片均为新华社发
英国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2号”商业载人飞船在测试飞行中坠毁于美国加州莫哈韦沙漠。事故原因有待调查,但该公司透露的一个重要信息是,这次测试飞行首次使用了新型燃料。
英国维珍集团创始人、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11月1日誓言查出导致旗下部门旅行太空船事故的真正原因,但依然表达继续开发商业太空旅行的梦想。
“太空船2号”已经预售700多张“船票”。该公司1日称,可全额退票。不过一些顾客声援维珍银河,称将继续支持该公司商业飞船项目。
飞行过程中或解体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已于1日抵达事故现场,开始拼凑导致事故的线索。美国方面负责调查这起事件的部门1日表示,事件的调查可能要花上一年的时间。
委员会代理主席克里斯托弗·哈特说:“这是一次试飞,试飞数据通常记录非常仔细。我们可能会有许多依据,帮助我们取得调查进展。”他说,“太空船2号”坠毁后产生的碎片散落在了一个长约8公里的区域,表明飞船可能是在飞行过程中发生了解体。哈特表示,对飞船坠毁事件的调查可能会持续12个月。
美国联邦航空局也表示将介入调查。
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1日说,将全力协助调查,“我们将查出究竟是什么出了错,这是我们亏欠测试飞行员的”。
维珍集团下属维珍银河公司首席执行官乔治·怀特赛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此次测试飞行中,“太空船2号”的火箭助推装置首次使用新型燃料,其“在地面测试中已验证多次”。
当地媒体报道说,当天的测试飞行意在测试新型燃料和新型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太空船2号”之前使用的是端羟基聚丁二烯燃料,今年5月这家公司宣布改用热塑性聚酰胺为主的新型燃料。一些专家因此指出,调查可能会着重放在飞船的火箭引擎上。
维珍银河公司的“白骑士2号”飞行器携带“太空船2号”于当地时间10月31日上午发射升空,不久后坠毁,造成一名飞行员死亡,另一名重伤。“白骑士2号”则安全着陆。
遇难飞行员9次试飞
出事地所在的加州克恩县治安官办公室1日通过声明确认两名飞行员身份,遇难飞行员为迈克尔·阿尔斯伯里,现年39岁,生还飞行员为彼得·西博尔德,现年43岁。
治安官办公室说,阿尔斯伯里来自加州蒂哈查皮,是美国斯凯尔德复合技术公司的工程师和试飞员。这家公司承担“太空船2号”的设计和制造。
斯凯尔德公司在声明中说,太空船出事时,西博尔德在驾驶飞船,阿尔斯伯里担任副驾驶。
县治安官多尼·扬布拉德说,阿尔斯伯里被发现死在飞船残骸内。西博尔德跳伞,在机身坠地地点1.6公里外被发现,身上受到从中度到重度的损伤,已被直升机送到一家医院治疗。西博尔德保持清醒,1日与家人和医生交谈。
根据公司网站记录,阿尔斯伯里有至少15年飞行经验,作为试飞员和测试工程师,超过1600小时。这是他第九次在“太空船2号”上飞行,包括2013年4月29日这架飞船首次试飞。
斯凯尔德公司在声明中形容阿尔斯伯里是一名“受尊敬、有奉献精神的同事”。
阿尔斯伯里的邻居帕特丽夏·金说,她认识阿尔斯伯里有些年了,形容他是一名负责任的父亲,最近一次看到他和一双儿女在院子里玩。
“他真是一个顾家男人,”金说,“他非常谦逊,从不夸夸其谈。”
11月1日,美国莫哈韦航空航天港降半旗悼念“太空船2号”坠毁事件的遇难者。距离飞船残骸约40公里的莫哈韦航空航天港是维珍银河公司太空船项目的测试基地。这里也是美国著名的民用飞行测试中心,主要用来做飞行测试以及飞行器维护等。
目前无人要求退票
作为太空旅游业的领头羊,维珍银河公司研发出可搭载两名机组人员和6名游客进行亚轨道飞行的“太空船2号”,原计划明年首航。
维珍银河公司2005年推出太空游业务,迄今为止已有700多人“预订”了座位,票价为每人25万美元。布兰森1日在莫哈韦沙漠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称,那些已预订“船票”的顾客可享受全额退款,但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会(对这一项目)拥有更长的耐心”。
“太空之旅艰险,但这值得尝试……我们不会盲目冒进……但会坚定向前,”布兰森说,“每一种新型交通系统都必须应对早期历史中的艰难时刻。”
在预订“船票”的顾客中不乏名人,比如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朱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汤姆·汉克斯,加拿大当红歌手贾斯廷·比伯等,甚至老板布兰森本人也在其中。
事故发生后,已支付订金甚至旅费的客户似乎不受坠毁事件影响,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要求退票,很多明星还出面表示他们信任维珍公司的老板,仍然很期待公司为他们准备的太空旅行。
已预订“船票”的帕特丽夏·海因斯对媒体说,这一事件帮助人们理解,什么是前所未有的事业,“我绝对不会退票”。
太空旅行梦想还在
“如果我们能够克服它,我们将完全确定,这个梦想还存在。”布兰森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布兰森还表示,公司将严格执行测试标准,正是为了确保日后载人进入太空的安全。
维珍银河是维珍集团设在美国的分支。维珍集团由布兰森创立,是世界著名大型企业,业务范围从航空到音乐商店、手机终端都有涉猎。
布兰森说:“这是一个长期项目的开始……在航空业早期,也发生不少事故,然后航空业变得非常安全。在商业太空旅行初期,也会有事故。我们希望,有朝一日,试飞员可以让人们安全地前往太空。”
布兰森就太空商业旅行提出一个“点对点旅行”概念。这是指在地表距离较远的两个点之间,以飞行器离开大气层进入太空,然后返回大气层着陆的方式连接。这种旅程相对于普通空中航行的优势在于大大缩短时间,比如从伦敦到悉尼,只要几个小时,从纽约到伦敦甚至不到1小时。
11月1日,在美国西南部莫哈韦沙漠,维珍银河公司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发表讲话。
延伸阅读
商业航天仍需“向前看”
10月31日,英国维珍银河公司用于搭载旅客进入太空旅行的“太空船2号”商业载人飞船在测试期间发生爆炸。这已经是本周第二起商业航天器爆炸事故。就在3天前,美国轨道科学公司一枚搭载货运飞船的火箭从美国弗吉尼亚州瓦勒普斯岛发射场发射不久后爆炸。
媒体分析,虽然这两起事故重创了商业航天项目,但失败是成功之母,业内人士仍需“向前看”。
接连两起严重事故,不少人开始质疑美国商业航空是否走得太快。不过,美国航天局负责载人航天项目的副局长威廉·格斯登美尔说:“我们不应该对失败反应过度。灾难只是在提醒我们,这个事业有多么艰难,我们需要何等小心!”
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说,尽管“太空船2号”不是航天局的任务,但所有致力于航天探索的人都同感悲痛。航天事业异常艰难,航天局赞赏所有航天人勇担风险的激情,他们推动着人类成就不断向前。
谈到这两起事故对航天领域造成的影响,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太空政策研究所前所长约翰·洛格斯登认为,轨道科学公司的失败不太可能对美国商业航天计划造成严重打击,而维珍银河的失败会为太空旅游业发展带来挫折。
至于安全问题,“太空船2号”设计者伯特·鲁坦曾坦言,太空旅游处于起始阶段,风险程度与上世纪民航刚起步时差不多。业内人士指出,运营安全是各私营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争取航天局大单的重要考量。航天器安全与航天是否商业化并无必然联系,更何况,商业化是美国航天的必然选择。
CNN评述,100多年前,当人类发明飞机时,一些先驱曾经作出牺牲。最近两次事故也在提醒商业航天领域从业者,他们必须接受风险,必须接受在新领域发展初期,会有人作出牺牲。
19世纪90年代,世界航空先驱、德国人奥托·李林塔尔和英国人珀西·皮尔彻都在测试滑翔机时丧命。
其实,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游项目也并非首次发生致人死亡的事故。2007年7月,用于推进“太空船2号”的火箭发动机进行测试时爆炸,导致3名工作人员死亡,3人受伤。
维珍银河公司首席执行官乔治·怀特赛兹说,我们仍处于“航空时代”,而若想进入“太空时代”,就必须从类似“太空船2号”坠毁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向前。
专注探月项目的美国Xprize公司总裁鲍勃·韦斯持相似观点:“大家需要明白,我们现在不仅是在创业,更是为了开拓人类的新事业。”
韦斯支持将商业太空游项目继续下去。他说,通过不断积累经验,降低费用,能支付得起“船票”的人将从数百人增至数千人。
事故发生后,维珍银河公司创始人布兰森在公司网站发表声明,强调将继续开展太空游项目,“(进入)太空不简单—但值得。我们将坚持下去,团结一致向前”。
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太空探索永远是危险事业。“太空飞行天生就有风险,”美国参议院科学和太空委员会主席比尔·尼尔森说,“我们总会遇到挫折,但我们的商业航天探索最终将会取得成功。”
图为11月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坎蒂尔附近拍摄的“太空船2号”商业载人飞船爆炸后散落的残骸。
背景资料
“太空船”项目
“太空船”项目起源于一个设想:用高空飞行的飞机可以发射卫星、飞船进入亚轨道或低轨道。美国曾试验过用改装的战斗机和波音客机发射卫星,发射小型飞船理论上也可行。
由此设想出发,美国斯凯尔德复合技术公司推出了“太空船”项目:用复合材料制成的一架轻型运输机在高空飞行,将小型飞船发射至亚轨道。2004年6月,由著名航天设计师伯特·鲁坦主持设计的“太空船1号”原型机完成首次亚轨道飞行。此后,英国维珍航空公司出资成立维珍银河公司,计划建造“太空船”发展太空旅游。
“太空船2号”由“太空船1号”升级而来,长约18米,可搭载6名乘客。太空船侧面和舱顶各有一面大窗户,便于旅客观赏太空。2010年至今,这一载人航天器已进行了数十次测试飞行,进展顺利,“太空船票”也已预售出700余张,但这次坠毁无疑将对该公司太空旅游计划造成严重打击。
专家说法
发射震动剧烈不正常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表示,他看过一些“太空船2号”的发射试验视频,存在疑问。一般的航天器在上升过程中,从内部来看不会有特别大的震动。例如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升空时,发射舱内部肉眼几乎看不出有震动。杨利伟事后也表示只是身体感到共振。后来我们的技术改进了,起飞时航天员甚至不会有震感。但“太空船2号”发射时,机舱内部震动非常明显,这说明航天器本身的控制效果不佳,由此可以看出前几次发射成功还是比较悬的。
焦维新表示,“太空船2号”使用的发射装置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技术,目前可靠的试验数据积累较少,相较于传统的发射装置,其性能是否稳定还需时间检验。任何客观因素都可能导致发射失败,而“太空船2号”无论是燃料还是发射装置都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目前成熟的发射方式,尚需更多试验和经验积累。
链接
美新一代火箭
将增设逃生系统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日报道,美国新一代火箭将增设逃生系统,以便在发生类似日前无人火箭发射后发生爆炸的事故时,宇航员有机会逃生。
美国宇航局现已退役的太空船都没有设置逃生系统,因为该机构认为这些太空船很安全,可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太空船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1分多钟后爆炸,造成7人丧生,火箭设计者因此意识到纳入逃生系统的重要性。
美国宇航局效仿上世纪60年代“水星”和“阿波罗”太空船的设计,将在新一代载人太空船“猎户座”号的顶部增设一个火箭推进式逃生塔,一旦发生事故,宇航员可利用逃生塔脱离出问题的太空船,并安全降落。这个“中断发射系统”可以在几毫秒内启动,并在数秒内将逃生舱弹射到1.6公里以外。
曾担任美国宇航局太空船项目经理的黑尔说:“我们证实了,太空船上没有发射逃逸系统是个错误……因此目前正进行大量工作,要在‘猎户座’太空船上建造一个发射逃生塔。”
黑尔指出:“这是一个大而重的太空舱,需要大而重的火箭推动升空,并脱离有问题的火箭推进器。”“猎户座”太空船将执行的任务是在距离地球418公里的太空站以外的深层太空。美国宇航局要求负责将宇航员运送至太空站的商业公司,在其太空船上配备发射逃生系统。
私营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明年将测试一项新技术,利用太空舱自身的转向推进器使之脱离发生故障的火箭。波音公司则计划在其CST-100飞船上使用类似的推进器中断飞行系统。
目前,太空站宇航员搭乘的俄罗斯“联合”号飞船配备了“阿波罗”式的火箭推进发射逃生塔。在“联合”号飞船47年的飞行中,其逃生系统曾经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过一次。
美国宇航局要求商业航天器的安全性达到其原有太空船的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