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正在采访时,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在经过马路上的钢板时摔得头破血流 华商报记者 张喆 摄
因地铁施工需要,西安市东二环上铺了几块钢板,由于与路面贴合度不够,不太平整。58岁的刘女士骑车经过时,车轮滑在钢板与地面接茬处,当场摔倒。昨日下午,华商报记者正采访时,又有一名男子摔倒,头破血流。
女士摔伤正打电话又有一男子摔倒
刘女士摔倒的地方,位于东二环和矿山路口向南100米的西侧道路上。路面上铺了四块钢板,有顺着路面方向铺的,也有斜着铺的。每块钢板大约长9米、宽2米、厚度约1.5厘米,每块钢板上,都横着分布9条螺纹钢。其中两块钢板和路面没有紧密贴合,每当公交车经过时,就发出“咣咣”的巨响。
昨日下午2时30分,记者见到了刚从医院做完检查的刘女士,左膝红肿的她出示了西安煤矿机械厂职工医院的诊断病例和X片,她说没伤到骨头,只是软组织挫伤,但疼得厉害。
刘女士住在矿山路附近,上午11时许,由于钢板和上面的螺纹钢都很滑,骑自行车的她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连人带车重重地摔在了钢板上。刘女士说,当时她疼得人都蒙了,自己根本站不起来,还是一位路过的好心人扶她起来到路边休息,随后她拨打了家人的电话。
刘女士说,就在她打电话的短短几分钟内,一个骑着电动车的小伙子也摔倒在钢板上,“小伙子的车速并不快。”由于小伙子忙着上班并未等到华商报记者的到来,只说他姓雷。
记者正采访 一男子摔得头破血流
就在记者正采访时,刘女士突然惊呼:“快看,又有人摔倒了。”记者回头看到,在东二环的快车道上,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摔倒了。记者忙跑过去,男子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头部和嘴部不停地流血。记者迅速拨打了120。
过了一会儿,男子缓缓动了,他抬头看了看,又慢慢躺下,说头有点晕。电动车旁边,一个塑料袋装着好几个盒饭。记者提出要给他家人打电话时,他摇摇头,没有说话。随后,记者从旁边一建筑工地上找来一个纸箱,放在男子摔倒的后方,提醒经过车辆注意。七八分钟后,男子爬了起来,在记者的帮助下,缓缓离开快车道,坐在道沿上休息,头部仍在滴血。记者帮男子把电动车推到一旁,拥堵的东二环才逐渐畅通。
男子说他姓张,今年54岁,家就在附近,其他不愿多说。随后,120急救车赶到,由于张师傅不愿意去医院,急救人员给他简单包扎后就离开了。一名急救人员表示,一个多月前,在东二环石家街盘道处,也有一名骑车男子在路面钢板上摔倒,伤得挺严重。下午3时,张师傅觉得自己没啥大碍,就骑车离开了。
地铁施工单位:会尽快前去重新铺设
刘女士摔倒的地方旁边,就是一家建筑工地的大门。传达室里的吴师傅说,他印象中,这几块钢板铺了大约半个月,每天都有人在这摔倒。“毫不夸张,每天都有七八个。”吴师傅说,摔倒的人中,有骑自行车的,有骑电动车的。他郁闷地说,由于钢板铺设的位置正对着他们工地的大门,摔倒的人通常会怒气冲冲跑到工地来质问他,是不是工地铺的钢板?“真是冤枉,我们工地不可能在市政道路上铺钢板啊!”
这家工地的安全员吴先生表示,钢板确实不是他们工地铺的,而是十多天前,地铁三号线施工单位来铺的。吴先生说,地铁施工导致这段路面略有沉降,为了保证车辆通行,施工单位才铺了钢板。吴先生说,之前地铁施工单位因为排水问题和他们工地打过交道,所以他知道此事。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石家街盘道的地铁三号线一个项目部,一名负责人听说此事后表示,那几块钢板确实是地铁施工单位铺设,由于才铺设了十来天,他们并不清楚有人因此摔伤。这名负责人表示,他们会尽快去现场,重新铺好钢板,不再让意外再次发生。
>>律师说法
造成人身伤害 谁铺设谁负责
陕西庄威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兴武表示,路面铺设钢板初衷是好的,是为了防止路面进一步损毁,但铺设不到位会导致路面不平整,从而埋下安全隐患,这种情况下带来的人身伤害,应该是谁铺设、谁负责。 华商报记者 段晓宁 实习生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