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老汉研读古籍自制诸葛连弩 爱收藏古箭头

69岁老汉研读古籍自制诸葛连弩  爱收藏古箭头

放在床上的“诸葛连弩”。昨日,廖师傅展示自制的诸葛连弩。新京报记者周岗峰摄

  喜欢阅读战争史、古籍书、收藏各种古箭头,69岁的老人廖师傅近日制造出了失传已久的“诸葛连弩”和“神臂弓”。

  据史书确认箭头尺寸

  连弩,又称“诸葛连弩”,相传为诸葛亮所制,已失传。

  廖师傅说,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有人认为,诸葛连弩是装在箭匣的小型弓箭,且连续发射。但他认为,“俱发”应为同时发射。“诸葛连弩是能够射击几百米远的重型兵器,如果是连续发射,加上臂力有限,其威力并不强,显然与威力强劲的连弩对不上号”。

  此外,廖师傅还对“矢长八寸”的解读提出质疑。

  他认为,"矢长八寸’,弓箭只有八寸,很显然与羽矛为矢的飞枪反差明显”。他推测,“矢长”应是箭头的长度,这样“箭身可达3米多,符合元戎杀伤力”。

  自制连弩可射九米多

  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今年6月,廖师傅决定自制诸葛连弩。

  “强弩是当时最尖端兵器,制造工序必须保密。”廖师傅说,虽然北宋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记录了不少弩图,但并未给出详细的制造工序。他又根据《诸葛亮传》中“损益连弩”四字,决定增加弩机的数目。为了做到多箭齐发,他决定将弩机连为一体。

  不久,廖师傅制造出了六箭齐飞的单弓诸葛连弩,六箭齐发可飞出7.3米,“弓力太弱”。

  此后,廖师傅开始试验十箭齐发的单弓连弩。

  为了保证十箭齐发,他在连弩上设计了一个六组机,其中一组机“负责”点射,其余组机每个排放2支箭。

  试验成功了,连弩十箭齐发,可射出九米多。

  11月初,廖师傅又制造出四弓的“诸葛连弩”,“没有合适的场地试验,但估计能射出五十多米”。

  神臂弓可三箭排射

  “诸葛连弩”制作完成后,廖师傅又做出了失传已久的神臂弓。

  据了解,神臂弓发明于北宋神宗时,箭射程可达二百四十多步,号称其他器械都不及,为宋军制式兵器之一。

  廖师傅称,此前,古兵器爱好者制造出的神臂弓不少是单箭弓箭,但他认为,“据史书记载,神臂弓应该威力很大,不可能是单箭弓”,而它出现在诸葛连弩之后,古人不会倒退选择单箭射击。

  于是,廖师傅设计制造的神臂弓为双弩机、可三箭点射,也可排射。

  廖师傅说,他自制的这些古兵器均是失传的兵器模型,威力有限。

  延伸阅读:

  历史常识:诸葛连弩

  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制作了一种连弩,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后来大发明家马钧欲对其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连弩,威力更大,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没大量生产,后失传。相关信息源自《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注引《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皆出其意,即指诸葛亮的创意、构思、设计,而由他人具体制作。

  历史常识:神臂弓
  神臂弓可以说是冷兵器时代单兵武器的颠峰,它用坚韧的山桑木为弩弓,又用坚实的檀木作弩身,麻为弦,轻巧坚劲,史书记载——神臂弓 "实弩也。以山桑为身,檀为弰,铁为枪膛,钢为机,麻索系札,丝为弦""射三百步,透重札"。

  弓箭算不算管制器具?

  哪些射击用品是管制物品?哪些是可以合法携带的?南京警方介绍,目前在我国法律上,并未明确规定弓箭属于管制物品,所以对没有激发装置的一般弓箭,被认定为体育用品,市民个人拥有和携带,并不违法。不过,在公共场所,一定要注意对箭头进行安全包装,如果包装没做好,公共交通工具是可以拒绝携带者乘坐的。

  另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他们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