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华商晨报》报道,11月5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许宁生为复旦大学校长,免去杨玉良的复旦大学校长职务;免去许宁生的中山大学校长职务。
62岁的杨玉良离职十分突然,接任他的许宁生更是毫无准备。
过去一年来,复旦大学负面事件频出,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院士涉嫌造假,被指谎报科研经费,人工耳蜗涉嫌抄袭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随后中纪委首次设立专项巡视组对复旦大学进行巡视。纷扰的负面事件让复旦大学如坐针毡,杨玉良作为校长,则首当其冲。
复旦大学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其实杨玉良本可以再干一届,他62岁,还是中科院院士,与之相比,前任校长王生洪67岁卸任,并非院士。杨玉良是土生土长的复旦人,2009年1月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任职共5年零9个月。其2003年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玉良在卸任演说中称,“我痛恨一切形式的贪污腐败,尤其是高校当中的、知识分子的贪污腐败……但是复旦需要发展,我们需要向前看,考虑到大局而有许多事情暂时还没做,也有很多该做而来不及做……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凡是贪污腐败分子,必定无可逃遁!”杨玉良在讲话中透露,自己向上级领导们做过承诺,会不动声色地配合做好复旦校长的更替工作,但是“此时此刻,没有必要‘不动声色了’”,“也许三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以后,自然会有对我的正确评价”。这似乎透露出他的一些无奈。
在杨玉良突然离职前两周,复旦大学党委刚刚向中纪委提交了一份整改报告。“报告只移送了实验动物部几个人的经济问题,听说有关部门很不满意。”消息人士说,中纪委专项巡视组入驻复旦大学的时候,举报箱被举报者塞满,“得用棍子往里面戳。”
在中央巡视组巡视复旦大学前,复旦大学的王正敏院士被学生王宇澄举报学术造假、学历造假、抄袭国外人工耳蜗技术闹得沸沸扬扬。王宇澄曾告诉记者,他和其他几位院士曾给杨玉良写过举报信,但没有获得回复。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公布调查结果称:王正敏的专著和院士申请材料中的确存在学术不规范问题,但不能判断为造假。
几乎与杨玉良卸任同时,10月20日,一个名为“复旦大学良心何在”的话题组在新浪微博上创建,近600条帖子反映复旦大学欺骗2014年新入学研究生,降低《入学手册》上承诺的奖学金金额及每月生活津贴金额,减少幅度超过承诺数额的一半,“承诺的生活补助从2000元变成1200元,每人都有的奖学金从10000元,变成2500元。”知情人士称,这是因为中央巡视组来了,学校发不了那么多钱。
新闻链接
复旦:卸任后任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
本报讯
据《新京报》报道,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突然离职一事引发关注。昨日,有媒体援引相关人士说法称,杨本可以再干一届校长,并将其离任与中央巡视组此前专项巡视复旦大学联系在一起。
对此,复旦大学校方昨日下午回应记者称,中组部干部三局局长喻云林10月24日下午在复旦大学的骨干教师和干部大会上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复旦大学校长职务任免的决定时,就已肯定了杨玉良院士对复旦的贡献,并明确杨玉良同志已经到龄到届,“将杨玉良院士卸任与中纪委专项巡视相关联是不负责任的。”
校方介绍,目前,中央对部级干部的任职年限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教育部2月19日公布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直属高校年满60岁的领导班子成员要及时退出领导岗位,党委书记和校长一般不担任校学术委员会主要职务。而杨玉良今年已62岁,据校方介绍,他卸任校长后,现任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筹)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