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当地时间2014年9月1日,俄罗斯雅库茨克,普京出席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境内段“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开工仪式。
参考消息网11月8日报道
外媒称,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民调显示,俄罗斯人视中国为重要伙伴和俄罗斯的朋友,并认为这种关系可以持续数十年。多数受访者认为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仅对中国有利,而且对两国都有好处。
据俄新社11月6日报道,49%的人认为中国对于俄罗斯来说首先是经济伙伴。如今有36%的人认为与中国有牢固的友好关系,比2009年增加了一倍(19%)。视中国为经济上的竞争者和政治对手的人大大减少。
只有10%的受访者(2009年为29%)不看好俄中关系的未来。
60%的人(2009年为37%)相信,俄中经济合作是互利的,然而22%的人认为中国得到的红利更多,10%的人认为俄罗斯也从这种合作中得到了不少好处。
74%的俄罗斯人认为,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可以使俄罗斯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与许多西方国家经济关系破裂带来的后果。
10月18日到19日在俄罗斯的132个居民点对1600人进行了此次民意调查。
:普京出面促成中俄苏-35交易 或载中方武器和航电
延伸阅读普京出面促成中俄苏-35交易 或载中方武器和航电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
台“中央社”10月21日援引最新一期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报道称,俄罗斯和大陆基本上已达成俄方向大陆出售苏-35战机的协议。
报道引述俄罗斯航空工业界权威人士说,苏-35战机出口大陆的工作由两国最高领导人亲自过问、决定,苏霍伊设计局的职责只是履行两国首脑提出的要求,加速谈判而已。
据报道,所有障碍正逐一解决,交涉直接由俄总统办公室和总统本人出面协调,目前进行的只是密集的技术问题谈判。
报道表示,俄方期望普京于11月访问北京时,苏-35问题会有一个较好的突破。
据说,苏-35交易的基本技术问题、价格等密集谈判在7月以后已经基本敲定,方面对价格表示理解,因为他们了解苏-35是全新的战机。
报道指出,苏-35从发动机、航电系统、雷达到机身材料都采用全新的技术,与苏-27毫无关系。
在谈判中,大陆方面还要求对苏-35进行技术修改,这些修改需要新的测试、研究等。
大陆方面希望在苏-35S战机上采用大陆设计的武器系统和部分航电系统,这意味着俄罗斯必须调整苏-35的外挂架。但对飞机气动外形的任何细小调整,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试飞,也需要首先制造原型机,这需要大量时间。
也因此,俄罗斯曾建议大陆方面先进口苏-35再加以改良,但大陆方面要求改良后才进口、接收。
俄媒:中美合作受阻 中俄将成网络安全伙伴
延伸阅读俄媒:中美合作受阻 中俄将成网络安全伙伴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
俄媒称,俄罗斯和中国将在近期签署国际信息安全领域合作的协议。这里指的是相互信任和防范网络事件演变为大规模冲突的措施。这种协议只存在于俄美之间,北京与华盛顿暂停了在该领域的合作。
俄罗斯《生意人报》网站10月21日以《俄中将成为信息安全伙伴》为题报道称,据悉据克里姆林宫消息人士说,11月10日普京在北京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可能签署在国际信息安全领域合作的协议。
报道预计,普京与习近平将首次对网络安全发表联合声明。消息人士说,俄中的这个协定比美俄去年签署的这种协定“范围大得多”。
俄中已经在多边基础上和上合组织框架内展开网络安全合作。金砖国家之间也将通过这方面的信任措施协定。莫斯科大学信息安全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瓦列里·亚申科说,俄中两个网络大国之间早就该签订协议了,“最近几个月我们见证了俄中在这个领域的极为密切的合作,该协议是这一进程的自然结果”。
报道称,俄中对网络安全和网络监管问题的看法比两国与美国之间的看法更加接近,这从上周一场俄中有关信息安全问题的部门磋商会议发表的文件就可以看出来。文件指出,双方反对利用信息技术干涉国家内政,颠覆主权,破坏政治和经济秩序,宣传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挑动民族和宗教对立。文件还说,俄中支持网络监管的国际化(削弱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影响),主张保障国家对本国网络环节监管的主权。
俄罗斯与中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合作已经积极展开,而美国与中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合作暂停了。18日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在访美期间指出,由于美方的错误做法,当前中美在网络安全领域恢复对话合作面临困难。
外媒:中俄拟建最长高铁线 紧密结盟各取所需
延伸阅读外媒:中俄拟建最长高铁线 紧密结盟各取所需
参考消息网10月20日报道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站10月18日报道,中国和俄罗斯正在计划修建一条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高速铁路。这两个邻国在经济上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
德国私人新闻电视台网站本周五发表了题为《世界最长高铁路线:中国和俄罗斯计划修建超级铁路》的文章称,到目前为止,贯穿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铁路运输需要6天时间。中国和俄罗斯希望改变这一状况。他们正在计划修建一条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就能完成旅程的高速铁路。对于两个已经紧密结盟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项目。
文章在分析了中俄两国的项目意向协议后指出,整条线路的造价大约为2300亿美金。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截止到2020年,中国还计划将高铁网络的长度扩展至16000公里。连接北京和广州的超过2000公里的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高铁路线。中国凭借其高速铁路网的技术能力已经真正成为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等西方企业的竞争对手,北京如今也希望向国外出口技术。
作者随后写道:一条横穿欧亚大陆的铁路线来的正是时候。普京今年已经拜访中国多日,并与其签署了广泛的合作协议。这两个邻国在经济上的合作关系紧密。克里姆林宫更加重视东部的策略也被视为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对西方实施经济制裁的反应。而北京在俄罗斯身上看到的是一个拥有庞大资源的伙伴,一个不倾向于公开批评北京内部事务的伙伴。
文章最后分析称,与邻国中国达成协议的背后是俄罗斯希望改变外贸政策方向的愿望。莫斯科在其中希望更多向亚洲看齐,而非欧洲。一方面的原因是亚洲强劲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是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更加紧张。
中俄合研世界最大直升机 载重超20吨主要售华
延伸阅读中俄合研世界最大直升机 载重超20吨主要售华
据俄罗斯《消息报》10月17日报道,中国建议俄罗斯为联合研制新型直升机投入资金,但是俄方准备仅限于对联合项目投入技术,不愿出资。
一名直接参加上周中俄代表团索契会谈(中俄总理定期会晤筹备委员会第18次会议)的俄方消息人士指出,俄罗斯公司无法在立场上和中国伙伴就此前公布的联合航空制造项目达成一致。他指出,双方在听取了有关以米-26为基础、具备更好性能的新型直升机的前景报告之后,开始讨论具体事宜。据悉,这种重型直升机在研制时将重点适应中国市场,“俄罗斯直升机”集团公司表示准备向计划建设的中俄联合企业投入技术和技能,但是不愿投入资金。中方则提出了俄方拒绝向联合企业投资的尖锐问题称。
今年年初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宣布,“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准备制造符合中国伙伴要求的性能的新型直升机,其载重量将远超20吨,将是世界上载重量最大的直升机。预计中国将成为这种新直升机的主要销售市场。
俄军事专家拉姆表示,不算试验费用在内,新直升机的研发成本将高达上亿美元。现在暂时很难更加精确地估算研发成本,因为目前还不清楚其规定的技术水平。从“俄罗斯直升机”公司之前的公开言论来看,说的是全新的直升机,而不是米-26的改型。如果中俄双方讨论的确实是全新款直升机,而且还具有突出的性能的话,那么该项目成本将超过新款飞机研发费用。
“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对于谈判进程消息没有发表评论。罗戈津副总理办公室也拒绝谈论中俄国家间磋商的细节。
这名直接参加谈判的俄方消息人士透露称,在本次会谈中双方还讨论了联合研制远程宽体飞机的项目。2012年首次宣布双方可能联合研制这种新型客机,由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和中国商用飞机集团公司进行合作,但是双方同样未能就此项目的具体参数达成一致。这名谈判参与者表示,在此方面,俄方愿意共同投资,但是目前还不清楚新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因为中国对此项目有些冷淡。在直升机和客机项目方面,有着原则性的区别。对直升机来说,确保有着令人鼓舞的销售市场,但是俄方不愿为此项目出资,认为仅仅投入技术就已经完全足够。而在宽体客机方面,俄方愿意共同出资,但是任何人都无法为其承诺中国市场。中方建议通过一揽子方案,捆绑解决这两个问题。
拉姆认为,世界飞机和直升机制造市场的实践表明,“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完全可以为此项目承担一定的资金责任。但是,很显然,该公司并不想这样做,而中国明显希望能够共同承担风险,因为制造新型直升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会打乱研发阶段,超出预算,尽管“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完全有能力如期保质保量地履行这种水平的合同。(编译: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