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 卿荣波)“能救别人,我的生命才有意义,”提起捐献的事情,24岁的常宇洋很开心。
常宇洋是陕西户县草堂一加油站的站长,土生土长的西安女孩,2008年9月19日,还在上大学的她通过街头献血,光荣地成为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一名志愿者。
今年5月8日,常宇洋的HLA分型资料和北京市一名身患白血病的41岁男子配对成功,随后的血样复检化验完全匹配,身体健康检查各项指标也完全符合捐献条件。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陕西分库的工作人员和其商谈捐献事宜时,她极富爱心,表示愿意通过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挽救这名绝症患者的生命。 今日上午,她已经开始注射动员剂,做采集前的准备。11月18日,她将正式开始采集造血干细胞。
“我大学时的专业就是生物学,我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的身体无害,所以,没什么犹豫的。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常宇洋说。
她也因此成为了陕西省第140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据了解,目前,全国有4000多名志愿者成功的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个个频临绝望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