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学院引入“世界大学城"” 专业是学院名片

  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是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设计服务业是文创产业中的重要环节。作为智力驱动的创意产业,着重依靠人才和智慧支撑。瞄准这一发展势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艺术设计系进行科学定位,着力培养应用型创意设计人才。

  “主动适应常州及周边地区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依托学院的优势专业,艺术与设计专业群强调艺术与技术的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和设计实现能力,引入企业实际项目和设计竞赛课题。”常州机电学院艺术设计系党总支书记、主任吴荣表示,创新育人让学生从璞玉变成独具魅力的艺术品。

  “专业是学院的闪亮名片”——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

  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开放式的办公环境颇具设计感,专业教学团队的介绍和作品大气展示在公共墙面上,一目了然。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现代职教要强化行业指导、深化企业参与,推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吴荣介绍,作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迎来发展里程碑。常州机电学院作为常州工业协会会长单位,扮演起“政府助手”、“行业参谋”和“企业桥梁”三重角色。

  “地方政府建园区,专业团队办公司,工作室里育人才”,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政府主动牵线,架起了学院与常州武进工业设计园之间的桥梁。目前,园区内几十家行业巨头、朝阳企业在享受人才倾斜支撑和设计服务,又能很大程度上在就业方面惠及学院学生,实现互利共赢。

  由专业教学团队打造的常州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加式堂广告公司等纷纷进驻园区。在公司设计工作室里,学生们在校内专任和校外兼职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园区建设和各类设计项目,内窥镜、挂烫机等设计均被客户采用。

  在2013年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上,学院获“工业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项目一等奖。目前,学院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等权威赛事中获奖30多项。

  在“百城百校”活动中,常州机电学院从地方高校中脱颖而出,动画设计专业的师生团队将负责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设计。据了解,以此为契机,常州机电学院艺术系将持续关注地方文化,把文化传承融入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积累一定成果之后,寻求政府支持,获得企业合作。

  培养“未来设计师”——学生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

  “学生工作服务于专业教学,相辅相成,专业教学能吸引住学生,学生工作水到渠成。”常州机电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书记徐莹谈到,他们系的学生个性十足、鬼点子多,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学生们对一味强调的规范要求接受度不高。针对这类学生只能采取“差别化”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让他们意识到,课堂和生活上的日常要求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

  “设计师素养发展计划”,就是学院艺术系对本系学生“量体裁衣”提出的。徐莹解释说,除了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审美视野、语言表达能力都是现代设计师的必须具体的基本素质。对此,他们在课堂上开展“项目化”教学,学生们完成具体方案,并按照专业公司的标准进行“提案”。环境艺术专业课的作业就是进行具体的家居设计;会展专业的学生们通过常州市婚博会举办的婚庆文化比赛,承接起市内婚庆广场一百多平米的策展任务。

  社团是学生的“第二班级”,社团活动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据艺术系团委书记徐婷介绍,艺术系的社团和专业紧密结合,注重专业应用和创意激发。公共艺术社团主打手工艺肥皂、发饰、手绘T恤等手创作品,很多作品已经升级成为成熟的产品。系部公益社团联合常州市红十字会,将“翻糖里的梦想”带给自闭症儿童,通过一篇篇“视觉日记”走进这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有了社团的技术支持,实践育人的创业实体也风生水起。纸印良品图文输出工作室、美+美影印社、三元色影工作室等创业基地由学生“挑大梁”、专业教师指导,运营得有声有色。

  “每个孩子都可能是明星”——师生关系的融合

  用粉笔雕出缩小版的“埃菲尔铁塔”、用头发丝秀出《八骏图》,还有比女生更“心灵手巧”的“织男”,一篇篇报道和节目记录下常州机电学院艺术系这些校园达人的“传奇”故事,也展现出创意“奇才”的自信面貌。

  谈到学生们的“奇才”是如何被挖掘出来的,徐婷认为这归功于艺术系像朋友般相处的师生关系。

  据介绍,常州机电学院师资团队是个相对年轻的“大家庭”,在这里学生们亲切地称呼老师为哥哥姐姐,平时聊天“几乎无话不谈”,几百号人加入的QQ交流群也热闹非凡,各类“绝活儿”浮出水面,老师们对这些“身怀绝技”的孩子们加以引导和指点。系部的每一位领导都和班级“结对子”,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创想、展示自我。

  “‘广角’看学生,相信每个学生可能是‘明星’,尽所能提供给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更自信,勇于追逐自己的梦想,与学生们的专业学习相得益彰。”徐婷说,在发展兴趣爱好的同时,审美情操、耐心信心、动手能力等职业综合素养也无形提升,实际证明,他们的专业课成绩也名列前茅。他们互相启发,激活了常州机电学院艺术专业的创意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常州机电学院引入了“世界大学城”,率先在艺术设计系应用,打开了师生交流、个性展示的另一扇大门。

  在这个开放的信息化平台上,校内外资源、院系动态、老师教案、学生作品等一览无遗,提问交流、好友互动、考勤作业等功能一应俱全,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课堂上“吃不饱”的同学开拓眼界,汲取知识。

  据悉,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世界大学城”的应用尚走在江苏省前列,试点推广后将起到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他们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