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专营取消 政府放手延续千年制度彻底扭转

  昨日,工信部对外证实,正在加紧制定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总的方向是政企分开、取消食盐专营,取消食盐专营的传闻终于落定。自汉代实行盐铁官营以来,盐的生产、销售一直由政府掌控,取消专营意味着延续千百年的制度彻底扭转。民以食为天,柴米油盐酱醋茶,盐是生活必需品。取消专营,食盐生产、销售会有哪些变革,价格是否会波动,品质如何保证?一系列问题牵动百姓心。

  政府放手,最早后年自由流通

  最近一段时间,取消食盐专营的话题持续发酵。10月29日,中国盐业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披露,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已在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通过,并在各部委完成意见征求。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让各界对食盐专营改革再添期待。

  提前曝光的盐业改革方案已是修改后的第七版,共六个部分20项内容,方案核心为废止盐业专营,具体内容为从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有关规定,允许现有食盐生产定点经营企业退出市场,允许食盐流通企业跨区经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放开食盐批发、流通经营。

  在我省,省盐务局与省盐业集团是“两个牌子、一套班子”。全省各级盐业行政部门负责盐政执法和行业管理工作,省盐业集团是全省食盐专营主体。

  所谓专营,即实行统一定价、计划管理。记者联系省盐业集团,相关人士表示,食盐专营政策调整是国家层面的决策,尚未接到具体方案。目前,江苏的制盐产能居全国前列,目前主要有海盐和井矿盐两种,前者在盐城、连云港生产,后者在淮安、丰县、金坛生产。工业盐早已向市场放开,食盐实行定点生产制度。在我省境内,既有省盐业集团旗下的企业,还有部分在苏央企和地方企业,它们生产的食盐按照国家计划调拨,由分布在各市县的盐业公司销售。目前,全省食盐供应安全稳定,市场秩序良好。

  消费者选择更多,价格质量最关心

  一袋食盐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层层“加价”。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食盐出厂价在500-800元/吨,经省、市、县三级盐业公司“经手”,加入包装、运输等成本,算上利润,按照规定销区批发价格提供给零售商,价格最高翻了近10倍。取消专营意味着市场放开,消费者选择也将增多。

  “到了深秋,家里要腌些咸菜和萝卜干,要用不少盐,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想要买的盐。”苏州市民王女士介绍,她家一直用的是淮牌精制食用盐,这种盐不是很咸,价格也便宜,前几年一袋500克装的不到一元钱,这两天跑遍小区附近超市就是找不到,超市里销售的主要是低钠盐和海藻盐。

  在苏州工业园区湖西欧尚超市,调味品货架上摆放了好几个品种的食盐,唯独没有淮牌精制食用盐。其中,淮牌加碘低钠盐500克包装一袋售价3.1元,淮牌海藻碘盐400克包装每袋售价2.3元,还有一款为清真低钠碘盐,350克包装售价2.2元。在大润发超市苏福路店,最便宜的是1.4元一袋、250克包装的淮牌雪花盐,淮牌加碘低钠盐500克包装的每袋售价3.2元,海藻碘盐400克包装的售价为2.3元,还有价格更高的澳洲湖雪晶盐,250克的包装一袋售价4.2元。走访其他超市后均未发现淮牌精制食用盐,一位店主表示,淮牌精制食用盐价格相对便宜,市民用习惯了,但进货太难。

  既然超市、杂货店难以买到,苏盐直营店能否买到?带着疑问,王女士来到苏盐连锁位于木渎商城的直营店,250克一包的淮牌精制食用盐零售价1.1元。售货员表示,40公斤一箱的批发价是75元,但要搭配一些低钠盐和海藻盐或鸡精、味精、酱油等。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刘树杰表示,食盐专营是以加碘作为前提的,现在国家医药卫生条件改善明显,公民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公民摄取碘的渠道也很多,可以自己选择。强制加碘就不符合公共福祉,公民可以自己选择是否加碘,食盐加碘本身是资源浪费。所以取消食盐专营,会增加消费者选择权,进一步放开食盐价格。另一方面,盐作为政府税源的功能正在弱化。盐业税在工业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占全社会税收的比重会很高,明清时期一度占到2/3。

  除了价格,市民还担心食盐品质和消费安全,比如以工业盐充当食用盐牟利。对此,目前透露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就特别指出,取消食盐专营、许可经营制度后将实行最严格的食品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