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武汉一农村豪华公墓似天坛 殡葬业难脱暴利嫌疑

社会新闻 湖北日报 2015-04-07 11:47:03
[摘要]在分析殡葬乱象时,省民政厅副厅长赵显富表示,公墓作为殡葬的最后一个环节,应努力满足群众的安葬需求,保障群众的丧葬权益。

  C 算一算经济账和伦理账

  我们暂且撇开这些“被厚葬”的无奈吧。

  对于逝者亲属,厚葬到底划不划算?是不是中国传统的孝道?记者请专业人士算了两笔账。

  一笔是经济账。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人们花费大量财力购买豪华墓地,其实并不保险。

  1992年,民政部发布了《公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经营性公墓的墓穴管理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1997年由国务院通过并发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也规定,“严格限制公墓墓穴占地面积和使用年限。”《殡葬管理条例》颁布后,各地关于公墓使用年限的明确规定纷纷出台,普遍规定墓穴及骨灰格位的一个使用周期最长为20年。

  这就是说,花再多钱买来的墓位,没有产权,只有20年的使用权。

  另一笔是伦理账。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周运清认为,中国有重孝道、尊敬祖先的传统。可是,有不少做儿女的,当父母健在的时候,并不孝顺,即使过年过节也不肯回家看看父母。父母去世后,却舍得花大钱大操大办,每年清明节还赶回家去扫扫墓。其实,这不是科学的孝道和殡葬观念。长辈在世时,儿女尽孝;长辈去世后,殡葬节俭、从简,这才是正道。

  周运清表示,花费巨资建设豪华公墓现象,会导致社会又一种盲目攀比和不公平,还浪费国家资源,与和谐社会所倡导的风尚背道而驰。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助理张明认为,殡葬是人们感情上的一种寄托,可一些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也建豪华公墓,并屡禁不止,根源在于对“孝”文化的片面理解,造成风水观念、厚葬之风难以扭转。

  记者看到,针对豪华公墓建得像天坛的现象,有网民留言说,可以想到的是,豪华墓地不是一般老百姓消费得起的。还有网友说,你们的祖宗是封建皇帝,还是达官贵人?难道后代子女还想让祖宗去阴曹地府作威作福?或祈盼先人保佑自己续享荣华富贵?这种价值观,其实是一种扭曲的精神怪象。

编辑:王垚

相关热词搜索:农村豪华公墓似天坛

上一篇:中国游客挤爆日景区:定床位困难 酒店入住率近90%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