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开发区报道 > 曲江新区 > 正文

西安打造文化科技创业城 "曲江模式"变身"曲江探索"

曲江新区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15-05-23 13:01:12
[摘要]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海熙介绍西安文化科技创业城项目。

\

  来自全国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参观曲江新区规划陈列。

\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海熙介绍西安文化科技创业城项目。

      西部网讯 “政府评审移动互联网项目,但请来做评审的人,好多都没在网上买过东西……”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海熙说,这种企业拿项目交给政府评审,通过后直接给钱的企业孵化模式,在日新月异的当下已经有些“不合时宜”。

      5月22日,“相约丝博会 聚焦西洽会”网络媒体陕西行采访团走进西安曲江新区,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海熙介绍了曲江打造“西安文化科技创业城”的规划和构想。

      “政府当老板明显不如企业家在行”

      有项目没钱,有钱没项目,有创意没经验……所有等待孵化的企业,在初期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难题。西安被确定为“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王海熙和他的团队承担的西安文化科技创业城项目,开始了破旧立新的努力尝试。

      按照西安文化科技创业园项目的规划,什么项目值得孵化,该怎么孵化,未来将全部交给市场来决定。“政府当老板,明显不如企业家在行。”王海熙说,在项目孵化这一方面,政府这双有形的手会伸的越来越少,市场这双无形的手才会越伸越长。

      但手伸的的少了,并不代表彻底不伸手了,大到修路、盖楼、建数据中心,小到给创业园规划免费的通勤车,提供优质实惠的午餐。在项目孵化领域做减法,在环境配套方面政府则要经常做加法。

      “当然在品牌推广方面,政府还要做乘法。”王海熙说,他希望通过策划推广包装,最大化的整合有效媒介广告资源,对“创业城”开展整体品牌推广宣传,塑造一个统一的品牌形像。

      “希望以后创业者们提起曲江,就像原来提起中关村一样,成为一个品牌。”

      “曲江模式”变身“曲江探索”

      “媒体曾帮我们概括出一个‘曲江模式’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文化+旅游+土地,如今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和创业者们一样,也面临着创新。”王海熙说。

      在西安文化科技创业城中,“曲江模式”将变身为“曲江探索”,王海熙将其总结为“文化+科技+互联网”,三者结合完美或将等于“无限可能”。

      “现在任何一个产业,如果和互联网没有关系,它就没有未来!”王海熙说,已经进驻“创业城”的大唐电信移动互联孵化平台,它孵化的天天艾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40人的团队规模成长为400人,过亿的客户,几十亿的估值和数千万的盈利。即将进驻的精晶视界眼镜直销项目,通过互联网模式,实现三年内估值5亿元的超常发展……

      “曲江模式”曾被许多地方学习效仿,王海熙则希望全新的“曲江探索”也能够走出陕西,在全国乃至更广阔的范围内被复制推广。

编辑:杜明楠

相关热词搜索: 规划和构想 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科技 变身 曲江探索 曲江模式 互联网模式 大唐电信 现代服务业 百姓民生

上一篇:曲江“小小博物家三周年” 探寻大明宫里的丝路遗宝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