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名师名家评陕西高考作文:命题公平比好坏更重要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5-06-08 06:35:24 编辑:白玫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孙皓晖《大秦帝国》作者

  “命题似有种不良的善意,把家庭矛盾挑起来”

  《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介绍,中国实行科举制以后,命题一直是历史难题,科举制是古代读书人的晋升途径,进入命题时代以后,不管是考进士、还是状元,科举题目都是“大道当先”,命题都是大道、治国理念。

  “这也许在今天看来过分单一化,我们今天的高考命题往往从最小最小的琐碎事去命题,但今年的高考命题,似乎有一种不良的善意,把家庭矛盾挑起来。”

  他认为,题目中的问题本来是不太普遍的问题,而非要强硬地让青少年对这个问题做出表态,做出论述。“类似这样的典型或者刻意的事情作为作文题,而且要强硬地让青年人发表文章对它有所认识,我不知道这引导方向是什么。命题看似新颖,实际不应该扩大化,因为这种现象实际上是很少的。”孙皓晖说。华商报记者 狄蕊红

  魏明伦当代著名戏剧家、辞赋作家

  “体裁跟题材完全不搭,更适合用议论文去阐发”

  关于今年陕西的高考作文,著名作家魏明伦认为,在高考时考书信体,想法很好,毕竟这是大家平时几乎已经不用的一种体裁,重温一下,有其必要。但具体到这个题目来说,用书信体裁来写这个题材,并不是很适合,甚至可以说,完全不搭。这个题材,涉及交通安全、法律意识、生命安全等公共话题,更适合用议论文去阐发,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偏重抒情的、更近乎个人隐秘的书信体裁去表现?

  魏明伦说,需要肯定的是,题目考查了考生运用书信体裁的能力。实际上,此题是有新闻背景的,来自于真实事例,出题者是想让大家就此发表议论,考察对此事的态度、思辨能力。不过此事本身很简单,是非曲直,一望可知,能写多深呢?无非是说要遵守交规,珍惜生命之类。而书信这种体裁的长处,恰恰是在私人领域,要让考生给这位素昧平生的父亲或其他人写封信,很难抒发真情实感,绝对不会是出自内心的文章。

  “这个事件,选的恰恰不是书信体的强项”,魏明伦说道,不论是理论上还是逻辑上,书信一般是关乎私人话题,写给与自己有关的特定的对象,最大特点是流露内心真情实感,然后,文字与内容才有可能水乳交融,并不是写给大众的。既想让考生就此议论一番,又选用书信这种较为私人化的文体,无法痛快地讲道理,也不可能假惺惺地抒情,因为你与所写信的对象素昧平生,生活中不太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和感情,它太反常,太经不起推敲。

  华商报记者 王锋

相关热词搜索:2015陕西高考 2015陕西高考作文 陕西高考答案 估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