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主向综合性大学转型
“什么叫教育家?不人云亦云,永远走在同时代人的前面。”谈到朱九思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退休教授王炯华一点不掩饰自己的激赏之情,“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公费偏紧,出国留学或访问的不多,但从1980年到1983年,华工派到国外的访问学者和攻读学位的人员多达316人,包括杨叔子、周济。”
王炯华还提供了这样一个细节:“1979年,朱九思出访了美国、加拿大和日本三国,受到了两大启发:一是发达国家的大学,都是教学与科研并重,甚至以科研带动教学。还有一个,即所有著名大学都是综合性大学。因此回国后,在理工科之外,他又先后设立了文科和管理学科,在任期内实现了从工科大学向理工文管综合性大学的转型。”
每砍一棵树都需他签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朱九思两样全占。朱老爱树在华科几乎尽人皆知,校园内砍一棵树,都要向校长汇报。而他在任时,校园内挖一个坑,种一棵树,他往往亲临现场。“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华工工作了三十多年,子女没有一个在华科上学,也没在学校分房子。大师的风采是无人能及的。”王炯华回忆。
追忆:朱老的精神鼓舞历代学子
昨晚,朱九思去世的消息传来,华科大官方微博图标变为灰色,为老校长致哀。众多华科大学子也在微博上表达对老校长的哀思。
该校学生会主席、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大四学生陈家乐说,听到消息感觉很悲痛。“学校很多知名专家学者,都是朱老引进的,他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们争取了很好的平台,很多优秀的华科大毕业生通过海外深造,回到华科大继续发展,朱老的精神鼓舞历代学子。”
网友“ww32167”说:听闻朱老校长去世的消息,突然感到浓烈的伤怀之情,虽然这些年都没见过老先生,但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凝聚着老先生的心血。
网友“鹏程万里-hust”说: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伟大的学者。
编辑:李雯
相关热词搜索: 华工之父朱九思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