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职的专家 “失职”的父亲
为了防控疫情,钟豪杰未能陪儿子高考,高中毕业典礼也爽约了
记者了解到,在本轮应对MERS疫情的战役中,参与疫情防控的疾控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疫情发生开始,他们基本已经没有上下班的概念,一直都处于作战的状态。这其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第一份“非典”患者标本也是他采的
省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应急部主任钟豪杰作为省疾控中心派出的工作组成员,长期驻守在惠州现场,已经连续奋战近20天。2003年,钟豪杰曾参与采集第一份“非典”患者标本,这次,他又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成功采集了首例输入性MERS患者的血液等标本。
每天开展调查、追踪、采样、消毒、疫情研讨和报告等,是钟豪杰的主要工作,他的儿子今年参加高考,他没能送考、陪考,而儿子邀请他参加高中毕业典礼,钟豪杰不得不爽约。
“我做这些工作是坦然淡定的,总得有人冒险”
“我们这一行,平时就很忙,一年有三分之一在出差。”钟豪杰说,平时与儿子交流不多,从他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只参加过6次家长会。“非典”那年,钟豪杰的儿子刚从幼儿园升小学,那时他还会自豪地与同学炫耀:“我爸爸就是做这个的,你们不用担心。”不过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了解父亲的工作后,不再向同学炫耀了,平时倒会冒出一两句关心父亲的话语,“这次儿子就叮嘱我 不要太累、要注意安全 。让我觉得很感动。”不过经历过“非典”、MERS等疫情的钟豪杰说,“这些都是我最熟悉的领域,平时有职业锻炼,我做这些工作时,也是坦然、淡定的。应当有担当,也总得有人冒点风险,只能尽量做好防护。”钟豪杰朴实地说。
据了解,截至6月9日,钟豪杰等公共卫生防控专家,共采集患者血、咽拭、鼻拭、痰、粪便、尿标本52份,采集密切接触者的样本近200份,采集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医护人员101人的血液、咽拭子和鼻拭子送省疾控中心检测,以实现动态连续监测或排查。因为病例标本都是随送随收、随时检测,实验室检测人员有时也不分昼夜随时在实验室待命。有时候1天会收五六批样本,要做到出检测结果才能下班,经常都需要加班到夜晚才能回家。但正是疾控团队连日来不懈奋战和无私付出,才实现了现阶段的初步胜利,使本轮的输入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
知多D
MERS无特效药,吃泡菜、生姜、红薯都不能防病
关键是勤洗手 不去疫情风险区域
韩国MERS疫情持续扩散,韩国民众的不安心理也持续增加,泡菜、生姜、红薯等食品在韩国销售火爆,而消毒剂、广普抗菌药等也被民众视为预防MERS的手段。然而,昨日广东省疾控中心专家指出,MERS目前无特效药,上述预防措施对MERS防护不会起作用,乱吃药或消毒剂使用不当,反而有损健康。
“最有效的防护是勤洗手,搞好个人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不吃生的食物和奶制品等。”宋铁说,同时他强调目前疫情只是在院内感染为多,并未在社区造成传播。另外,到中东、韩国旅游、公干时,不要到风险暴露区域活动,不接触高危场所。
编辑:王秋阳
相关热词搜索: 金某 MERS 发烧 患者 非典 病情好转 输入性 阴性 病例 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