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西安解放。贺龙也曾在此居住、办公。次年,高桂滋同张治中一同回陕。此时大楼院被几家单位占用。习仲勋知道了,说,你们要么退出去,要么买过来,占着像什么话!几家单位都开出不菲的价格,高家没卖。不久,抗美援朝时,高桂滋听说一架战斗机价值15亿(折合1955年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15万元),就用房子换了一架战斗机捐给了志愿军。
这座大楼院先后成为西北妇联、中苏友协等机关办公地。1956年,划分给陕西省作协。而今,高公馆作为西安事变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开始整编非嫡系的杂牌军。高桂滋的第17军被列为第一批。他被任命为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没了兵权。
高桂滋在大楼院深居简出,除了开会,很少到外面走动。其子高斌当时只有十来岁,抗战时,父亲曾把他带到军部过寒暑假,让他经历战争,锻炼身体和心志。
从“长城抗战”一直打到中条山
多年以后,高斌才知道父亲的抗战早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就开始了。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三省。1933年初,日寇突进山海关,又攻热河。长城抗战爆发。当时,84师师长高桂滋率部防守长城喜峰口右侧董家口以东30余里防线,阻止日军进入关内。那一仗打得很惨烈,84师伤亡1800余人,山顶的工事全被日军飞机、大炮炸毁,但84师依山踞险一度顶住日军进攻。最终,日军增援,84师腹背受敌,奉令撤至通州以东沿运河布防。
后来,中日签订“何梅协定”,长城抗战失利了。但高桂滋及84师的抗战英迹为世人称颂。1936年,毛泽东代表中国抗日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致信高桂滋,盛赞他参加北伐战争和长城抗战的“光荣历史,国人同佩”。
抗战时期,高桂滋非常忙碌。这可从《陕西抗日将领年谱》的相关记载约略看出。“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高桂滋的行踪几乎每日都有记录:“1937年7月9日,蒋介石电令高桂滋第84师随时待命。11日,蒋又电令高开赴山西汾阳待战。14日,高部东渡黄河……8月3日,高率第84师进入南口,构筑工事迎敌。8日,日军独立混成旅第11旅团和第5师团向南口发动进攻,84师迎战……”
此后的记录更为密集:“8月26日,在沙城、长安岭布防;27日,率主力渡过桑干河;月底,在沙城、长安岭阻击日军;9月,指挥17军在广灵西北火烧岭阻击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和第9旅团……”
抗战时期,高桂滋历任陆军第84师师长、第17军军长、第36集团军副总司令,其中于1942年还被任命为中条山游击总司令,统一指挥中条山区的游击战。高桂滋经历了南口战役、晋北火烧岭战斗、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韩侯岭阻敌、反日军九路围攻、太岳游击、中条山抗战和晋南会战,可称为持久抗战。
1939年8月,日军在中条山被陕军打退撤离的当口,高桂滋的父亲去世了。战斗间隙,高桂滋匆匆赶回西安,于父亲灵柩前泣拜说:“国难当头,前方紧急,儿不能为您守孝。望您暂居寺庙,待儿把日酋赶出中国,再为您举殡发丧。”随即,重返前线。
两次“大难不死”都与日军有关
高桂滋晚年时,时常感慨抗战中数次“大难不死”。高斌、高士洁在《“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高桂滋将军抗战经历》一文中,追记了父亲的多次遇险。
头一遭,是在1928年的济南抗日中。当时,蒋介石指挥北伐,高桂滋率第47军进驻济南,军部暂住济南城里一幢空闲的小楼里。当晚,高桂滋回想白天日军在济南南关设立工事,假如日军突袭……高桂滋与军部随从随即立即撤出小楼,不过几分钟,猛听头顶嗖嗖乱响,接着就是巨大的爆炸声。回头一看,小楼已夷为平地。次日,日军在济南城大肆屠杀中国军民,造成“五三惨案”。
最为惊险的是1941年5月,日军调集6个师团十万余人大举进攻中条山,中国军队迎战,史称晋南会战。高桂滋指挥17军激战,但部队被打散。高桂滋在山西垣曲的山沟中遭日军飞机轰炸,伤亡200余人,又被日军三面包围,只得钻入灌木丛中。眼看日军搜山已近,高桂滋几欲自戕。忽然大雨如注,敌军退去,高桂滋这才躲过一劫。
当夜,17军一参谋长劝说高桂滋另谋出路,提醒高投靠汪或直接投降日本人。高桂滋大怒:“现在的汪精卫是汉奸、民族败类,而我是中国抗日部队的将领,我能投降他?我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这次能脱险就还和鬼子干,不然,我就自杀,为国尽忠。”
但日军的搜山行动还在持续。被打散的高部另一支分队找不到高军长,发现17军一名遇难伙夫的遗体,其体型高大,很像高,遂将其掩埋,并用弹药箱做了一个墓牌,上书“陆军第十七军中将军长高桂滋之墓”。日军找到该墓扒开查看,加之高桂滋的坐骑、公事包、私章等物均被日军缴获,确信高桂滋已战死。1941年5月20日的日伪天津庸报载:“第十七军高桂滋,据云在垣曲区战死。”高桂滋这才化装成商人从小路脱险。
编辑:周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