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
缅甸法院判决过重
据报道,缅甸法院此次判刑依据是《公共财产保护法》。社科院东南亚问题首席研究员许利平指出,缅甸正在进行政治转型,很多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一些判决存在随意性。
对于刑期,暨南大学东南亚问题专家庄礼伟教授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只是一个低级别法院的判决,刑期明显过重。若重判中国工人恐影响中缅关系,中国使馆已经进行交涉,交涉后可能会减轻刑期,应该有转圜余地。
鉴于缅甸复杂的政治生态,许利平认为,中国企业在缅甸进行资源开采和投资要谨慎,做好风险评估。缅甸实行改革以来,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呼吁保护木材等资源,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投资者不能对法律灰色地带抱侥幸心理,不要触碰缅甸中央政府红线,要遵纪守法。
虽然我国是缅甸木材主要市场之一,但中国政府坚决反对非法伐木。今年1月,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表示,有关报道歪曲事实,恶意挑拨中国同有关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中方一贯反对非法伐木、采矿和野生动植物贸易,致力于同包括缅甸在内的邻国加强合作,共同严厉打击这类非法活动,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边境地区稳定。
编辑:蒋游
相关热词搜索: 伐木工在缅甸判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