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为什么中国人不想多生了?年轻人认为孩子是拖累

社会新闻 齐鲁晚报 2015-07-27 11:05:07
[摘要]近来有关国家年内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报道以及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的否认,都引发了新一轮争议。本文试着讨论“为什么中国人不想多生?”

  中国人不想多生

  到底是谁让中国人不想生了?

  数据不撒谎,到底是谁让中国人不想生了?

  首先,要明确一下生育政策的适用范围。事实上,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具体计生政策都有区别。

  总体上看,农村宽于城市,西部宽于中东部,少数民族宽于汉族。因此根据蔡昉的测算,从全国整体上看,政策规定只能生一孩的人口仅仅为全部人口的36%。

  也就是说,即便实行了严格的计生政策,全国还是有六成多人可以多生。

  第二,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时间上来看,事实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就开始提倡以“晚、稀、少”(晚婚、生育间隔、少生优育)为目标的自愿性计划生育了。到80年代才形成了强制性的独生子女政策,随后逐步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并得到越来越严格的执行。

  这里,有一个时间点很关键,就是总和生育率大幅度降低是发生在1970-1980年期间,也就在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前,从5.8下降到2.3,下降了3.5个孩子数。而以2008年总和生育率为1.4作为参照的话,1980年以后总共才下降了0.9个孩子数。

  生还是不生,这不单是中国的问题

  中国的人口转变有个重要特征,就是人口转变的速度非常快。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转变,即从“高死亡率+高出生率”向“低死亡率+低出生率”的转变,是以高度压缩的形式完成的。

  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数据,中国人口期望寿命从40岁上升到70岁,只用了50年左右,比欧美国家少用了一半时间。而英国、法国的总和生育率,从5下降到2,用了约75年的时间,而我们花费的时间不到30年。

  那么中国的这种现象是独一份吗?不是。

  韩国、新加坡、泰国和中国台湾都没有实行过计划生育政策,但他们和中国大陆一样,生育率从上世纪50年代大致相同的高起点上,到90年代以后都下降到低于2.1的替代水平。印度虽然在时间上有所滞后,但变化轨迹也是如此。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这种现象是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或者后进国家的赶超战略,在人口变化上的符合逻辑的反映?

  “我们用几十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走过的道路。”这是我们在总结各个领域的赶超成果时,说的最得意的话。

  但是,快,不一定是好事,往往是双刃剑。因此,只有正确、全面地认识到人口变化的客观规律之后,再去考量政策变迁、制度改进,我们的发展才会更理性,更稳健。

  [注1]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

编辑:时喜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人不想多生

上一篇:四川一男子偷芒果逃跑坠桥身亡 5人共偷摘1400斤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