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廉价抗癌“救命药”全国断供:生产企业仅剩1家

社会新闻 长江商报 作者:刘迅 黄嘉佳 2015-08-26 10:24:48
[摘要]放线菌素D “如果找不到这种药,孩子只能用国外替代药品,近6000元一支的价格将使更多家庭陷入困局,甚至放弃治疗” 。
  低价化疗药全国一支难求

  国内唯一生产企业称最早9月复供

  “放线菌素D”并非一夜之间断货。王志刚主任透露,近5年来,该药在临床上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时常出现断货。患者急需用药时,医生与武汉其他兄弟医院联系,但常遇到大范围缺货,“作为医生,也很无奈。我们只能建议患者改用价格略高一点的进口化疗药物”。

  而在武汉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十多名患肿瘤的孩子正面临这个问题,因“放线菌素D”断货,只能更换化疗药物。该科主任李爽说,根据孩子肿瘤病情不同,会换上阿霉素等化疗药物。但令她担心的是,新上的进口药物副作用相对会大,患儿白细胞急剧下降、骨髓抑制,有的或对心肌造成损害,消化道出现不适等症状。“这样一来,对患儿打击更大,相应产生的费用就会更高。”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不仅是在武汉,全国多家医院都在面临同样的问题。上海市儿童医院半年多时间只用了300支,7月底全面断货,该院药学部主管药师李志玲一直在为一位西部地区的患儿四处寻找放线菌素D。万希润介绍,近一个月以来,全国各地先后有多家医院向北京协和医院求助,该院的放线菌素D也在8月初断货了。

  武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不少患者四处奔波求药,甚至到香港购买高价进口“放线菌素D”。但据他所知,目前该药在香港也很难买到。

  “放线菌素D”为何频频断货?万希润说,此次放线菌素D断货,是因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企业重组后生产线调整尚需工艺验证等”而暂停生产,致全国断货。

  长江商报记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上查询,目前生产放线菌素D及注射用放线菌素D的企业共3家,分别是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和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据相关媒体报道,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4年前已停止生产“放线菌素D”及相关产品,原因是“销量不好,且原料成本过高”。

  8月21日,长江商报记者致电海正药业,相关工作人员告知,该药生产批文已转让给海正辉瑞,目前不再生产该药。随后,记者通过业内人士打探,海正辉瑞正搬迁“放线菌素D”生产线。根据国家规定,新生产线及新生产工艺必须通过首次验证才能供货。日前,海正辉瑞透露,目前正优先安排生产放线菌素D产品,力争9月下旬恢复市场供应。

  目前,药价已经放开,为了应对生产成本高,厂家为什么不提价呢?其实,虽然药价放开,但政府仍通过医保支付机制和药品招标制度,对药价进行约束。一般来说,厂家为了扩大药品在医院的销售,都希望能进入医保,但进入医保的药品,就要受到医保支付标准的价格管控。目前,“放线菌素D”属于医保报销的药品,不能随意涨价。

  “药品降价,使用量少,厂商没有利润,哪来的生产积极性;医院通常也不愿大量进货,以免用量太小造成过期失效。”王志刚说。

  专家呼吁建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放线菌素D”断货,令不少肿瘤患者陷入困境。目前,断货的廉价药还不止放线菌素D。万希润在长微博中表示,博来霉素也一并断货。多名医生网友补充表示,氯胺酮、普罗帕酮(心律平)等低价好用的药皆已断货。

  早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戴秀英等就曾在提案中援引调查数据称,对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的调查显示,大医院廉价药短缺情况严重,短缺药品数量高达342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曾公开表示,廉价药品正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武汉协和医院肝胆外科医生熊俊说,此类小众病,大多集中在每个省的大医院,可否提供大数据,请药厂按需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亏损。另外,也可以通过慈善,拨款给药厂生产这些低利润的救命药。多位网友也认为,对于这类药品频现断货的现象,政府应该出台保障措施。

  事实上,低价救命药频频断货早已有之,保障措施也早已出台。2014年4月,为应对经典廉价药消失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规定对纳入国家低价药品目录的药品,取消针对每个具体品种的最高零售限价,允许生产经营者在日均费用标准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保障合理利润,并提出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等相关政策,保障低价药品的供应。

  当年6月,国家卫计委又发布《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统筹协调,多管齐下确保常用低价药品的保障。而从今年6月1日开始,国家发改委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

  万希润认为,出现断货不能一味归咎于低价,还跟药品本身的特点有关。他表示,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十分必要,“不要让患者因为等药而失去原本可以治愈的机会,让医生和药师四处求药是很遗憾的事情”。有业内人士建议,针对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抢救用药及罕见病用药,应该以省或地区为单位建立此类药品的储备制度,由专门机构及专人负责该类药品的采购、储备及调拨。

  武汉协和医院药剂科专家陈东生说,像蛇毒血清、免疫破伤风针等急救药,有的医院储备了,可能一个患者也没有,导致药品因过期而浪费,而有的医院又可能不够用,四处找药。他建议,国家应建立一个储备中心,集中整合资源,跨省调配,而不是一家家医院“求助”。

  一种比较“小众”的肿瘤化疗药物,治疗儿童的肾母细胞瘤、妇科的滋养细胞肿瘤等疗效确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放线菌素D”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该药的价格在化疗药物中算是便宜的,属医保报销药品,0.2mg/支的“放线菌素D”,价格为10多元,一个疗程仅需10余支。可以说,该药是名副其实的廉价“救命药”。

  放线菌素D

  ●一支不到20元,患者每天只需使用两支,每个疗程用量不会超过12支。

  ●而在药品断供的情况下,国外替代药一支近6000元。

编辑:胡光耀

相关热词搜索: 廉价抗癌药断供

上一篇:170斤壮汉从脚手架栽下 女子伸手去接被严重砸伤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