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华使节团嘉宾在画作前拍照留念华商报记者 张杰 张喆 摄
今年11月起“意会中国”将开启全球巡展
华商报:对外国艺术家赠送的作品,你们会加以挑选吗?能否介绍下这次展览的情况?
马瑞青:艺术家们参加“意会中国”活动的作品都是自愿赠送给中国的,我们不会去主观挑选。前5届,我们已经收集到超过300件作品,这次展出的作品是从中精选出100组(件),都是各国艺术家精心创作的精选之作,所以陕西人民是比较有眼福的(笑)。
华商报:今后会请外国艺术家到陕西采风吗?
马瑞青:“意会中国”活动已经是通过国际活动,宣传中国各地风采的重要窗口,也受到了各地政府的欢迎。我们此前和省文化厅做过沟通,刘宽忍厅长非常高兴,也向我们发出邀请意向,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中国大地的几何中心,这里的传统文化、经济发展、风土人情极具代表性,所以我认为明年将会有“意会中国”各国艺术家来陕西采风访问的可能。
X-MOCA为西安公共文化建设作了很大贡献
华商报:很多当代艺术品非常抽象,普通观众怎么去欣赏?
马瑞青:对于写实作品,大家都知道画的是什么,但是对抽象作品,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表现方式,观众可以先通过作品标题去理解,因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都凝聚在标题里。也有作品的题目是《无题》,那只能自己去感受。
艺术家创作都会有自己的目的,但观众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和自己的知识、阅历、理解能力和想象力有关,其实接受者理解的往往要比画家想传达的意思还要多,因为作品是触发观众联想到自己的记忆、文化、修养、经历的一种媒介。
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观赏艺术作品的心态。当代艺术的理念是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有艺术创作的潜力,没有门槛。
华商报:从专业角度看,X-MOCA西安当代艺术馆的展览条件如何?
马瑞青:这个展馆设计很有独特性,层高较高,适合展示当代艺术作品,各种设施也较为完备。陕西的传统文化异常深厚,但当代艺术展示也不能缺席,华商传媒集团很有眼光,专门建设了专业的当代艺术馆向公众开放,是非常有意义的,对西安的公共文化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华商报记者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