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零食品种越来越多,人们选择时,零热量、非油炸成了时尚的代名词。本期好奇心用实验告诉你,非油炸食品中只是加工时不用油炸,并不代表其中不含油。一袋50克标注着“非油炸”的薯片类零食中,油脂含量为11.5克。
市民 非油炸食品吃完手上沾了油
近几年来,食品开始流行起“非油炸”,很多厂家将这三个字标注在包装的醒目位置。
家住雁塔区的孙女士说,每次去超市时,她都习惯买点零食。一次偶然机会,她看到了一包零食上有“非油炸”三个字,她当即决定多买点。按照她的想法,非油炸就代表着健康。
孙女士说,可是吃完那袋零食后,手上沾有好多油,她刻意打开零食的袋子,里面也觉得油乎乎的。“我觉得厂家标注非油炸就是忽悠人。”
实验结果 一袋50克“非油炸”薯片中油脂含量11.5克
9月23日,西安营养学会专家做实验为你揭开非油炸食品的面纱。
实验地点:西安营养学会生活实验室
实验人员:西安营养学会共营养师分会委员:赵薇、郝娜、刘玉荣、李小雪
指导老师:西安营养学会食品安全中心副主任张婳
实验顾问:西安营养学会副会长王勇健
实验材料:非油炸膨化食品(样本一、儿童零食)、非油炸膨化食品(样品二,薯片类)、普通方便面(样本三)、非油炸方便面(样本四)
实验器材及试剂:烧杯、冷凝管、铁架、漏斗、锥形杯、圆底
实验过程:
1、将100克样本一、样本二捏碎,分别倒入不同的圆底烧瓶。
2、将石油醚倒入装有样本的圆底烧瓶中,盖过样本。
3、将用蒸馏装置进行30分钟以上的水浴加热,便于将油脂完全溶于石油醚中。
4、将圆底烧瓶中含有油脂的石油醚倒入锥形杯中,过滤。
5、将过滤后的液体倒入圆底烧瓶中进行油脂与石油醚分离。
6、水浴加热分馏装置中的圆底烧瓶,持续加热,直至石油醚全部分馏完毕。
7、拆去装置,将圆底烧瓶油脂倒入小烧杯中,测量小烧杯中油脂的量。
随后,实验人员再用同样的方法去检测油炸方便面与非油炸方便面中的油脂含量。
结果显示:100克的非油炸食品样品一油脂含量约:8克;100克非油炸膨化食品样品二油脂含量约:23克;80克普通方便面样本三油脂含量约:15克;80克非油炸方便面(样本四)油脂含量约:1.2克。
食品专家 非油炸食品只是加工时不用油炸
按照每袋食品重量进行换算,一袋33克的儿童膨化食品零食中,油脂含量为2.7克;一袋50克薯片类零食中,油脂含量为11.5克;一袋油炸方便面中,油脂含量为15克。对比这些样品的外包装袋,一盒33克的儿童膨化食品脂肪含量为3.6克;一袋50克的薯片类零食脂肪含量为13.4克;一袋80克的油炸方便面,脂肪含量为24.2克。实验人员表示,实验结果中显示的油脂含量低于外包装,是由于实验过程中有损耗。
西安营养学会食品安全中心副主任张婳表示,一些食品标注着“非油炸”,只是表示该产品的加工方式不用油炸,比如采用烘烤的加工方式,并不是不含油脂。她表示,比起油炸食品,有的非油炸食品确实含油更少,其次该食品不经过高温油炸,致癌物少。“有些食物不用放在油锅里炸,但烘焙时也需要刷油。”
那些零食包装上的秘密你要学会分辨
1“无糖”食品到底含不含糖?
很多年轻人担心发胖,买零食时会很在意零食包装上的“低糖、无蔗糖”的字样。
专家说,按照国家标准,无糖食品是指食物含糖量≤0.5/100g(固体)或100ml(液体)的食品。这里所说的糖,仅指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等简单糖类,并不包含像淀粉这样大分子的糖。在这些“无糖”食品中,甜味是由木糖醇、果糖、甜味剂来代替的。从配料表来看,确实没有蔗糖、果糖、麦芽糖等成分,但有的“无糖食品”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精制小麦粉。精制小麦粉中淀粉含量很高,吃了后淀粉会转化为葡萄糖。所以无糖食品吃了并不是不会对血糖造成影响。
2“零热量”零食到底靠不靠谱?
有很多饮料和零食上标着“零热量”,这些食品是不是吃了就不会发胖?
根据我国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规定,食品中能量≤17KJ/100g(ml),食品包装可标“无能量”、“零能量”,表示此食品能量极低,人体发胖的主要原因是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高于自身的消耗量,仅通过一种食物来控制全天的能量是不现实的,最终还是要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营养均衡,增加运动量,才能达到控制体重。
3“零反式脂肪”食物是不是更健康?
很多食品外包装的标签上,会特意在“脂肪”一类中注明,反式脂肪的含量为0,这样的食品是不是就更加健康呢?
西安营养学会的专家说,氢化植物油在加工时有可能生成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在体内不易代谢,长期大量摄入反式脂肪酸患肥胖几率较大。如果是含有氢化植物油的食品,最好看一下包装上的营养标签表,选择不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华商报记者 段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