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5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
并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
二、中国是共同发展的促进者
经济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的工作中心,在世界高度融合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他国而封闭发展,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最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习近平指出:“对各国人民而言,发展寄托着生存和希望,象征着尊严和权利。”他强调:“环顾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要解决好各种全球性挑战,包括最近发生在欧洲的难民危机,根本出路在于谋求和平、实现发展。面对重重挑战和道道难关,我们必须攥紧发展这把钥匙。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唯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面对少数国家、少数人对中国近期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和设立亚投行的曲解和误解,习近平指出:“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要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我们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设立丝路基金、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目的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而不是要谋求政治势力范围。‘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我们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参与到合作中来。我们积极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目标,是要推动形成自由开放、方便快捷、充满活力的亚太发展空间。”习近平积极倡导世界各国:“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习近平指出:“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
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习近平倡导的共同发展观得到世界各政要、各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好评和积极响应。普遍认为他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风范,强调不同大洲、不同国家的共同繁荣,向世界传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理念。纷纷称赞中国“有大国担当”。
印尼外交部有官员表示,习主席在联合国的讲话表明中国有意愿为国际社会作出新贡献。印尼西爪哇省玛琅市宗教学者表示,全球和谐共存离不开中国的贡献和继续努力。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发表文章认为,中美两国强化战略互信、实现和平共存、拓宽合作交流,这有利于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
美媒聚焦习近平主席联大演讲,认为“展示中国在国际舞台领导力”,评价“20分钟演讲获得15次掌声”,“震撼人心”。
雅虎新闻网、香港中评社等刊文称,“习近平强调,中国一直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已经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
美国学者“Dora”在Facebook上发帖说:“中国的国家主席这次在联合国出席了一系列峰会,集中阐述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成果、发展目标,意义非凡。我想,高度发展的中国迫切需要很多这样的机会,传递中国声音,阐述中国主张,让世界倾听中国、了解中国。”
媒体人Howard Allen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向国际社会就发展议题发出了强有力的积极信号,中国近年来的发展思路是和平、合作、共赢,将本国发展与争取世界人民福祉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预见,中国倡导的新型发展观,将为世界发展提供新的参考模式,也将给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提供巨大支持。”
西班牙网友Augusto Soto 在其主持的“与中国对话”网站发表评论文章,随后转发在其推特和脸书账号上:“在世界经济危机持续的大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总部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国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美元的初始投资,在此后15年内此投资还会增加到120亿美元。这一决定强化了中国近来做出的多项承诺,比如设立亚投银行以及‘一带一路’的战略。这些都是中国的世界蓝图的一部分,这份蓝图强调不同大洲、不同国家的共同繁荣。”
法国网友Tony Lengdre说:“习主席的讲话阐释了‘发展’的涵义,他还在讲话中提到‘中国将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力争2030年达到120亿美元’,这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向世界传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理念。整个讲话都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风范,中国之后将如何实践这些承诺也将继续受世界瞩目,也值得期待。”
巴西网友Carlos dos Santos在脸书留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自身发展仍面临挑战,但始终不忘履行国际责任,尽所能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对诸多发达国家来说起到了榜样作用。巴西总统也参加了联合国发展大会,希望迪尔玛总统能与习近平主席交流治国方略与经济发展策略。”
编辑:贾艳菲
相关热词搜索: 习近平 世界警察 合作观 尊崇自然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