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类警情中,移车占八成
数据:去年接报群众求助类警情423万起,占警情处置总量的27.7%,同比上升53.2%。
原因:移车类警情占比大。接报移车类警情348万起,占总求助类警情82.3%。
对策:目前,江苏省公安厅已部署全省公安机关推广移车警情助手系统,提升移车警情处置效率。同时也建议驾驶员可以在车上留下联系方式,以便需要移车时联系。
故事
“丁零零……”“您好,请讲。”“现场是什么情况?”“您在什么位置?”……2015年12月24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走进南京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耳边便充斥着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和接警员亲切、温暖的问答声。而更让人震撼的是,在指挥中心大厅的墙上,是一整面墙的LED显示屏,哪里有警情,一目了然。
接警员听音识别环境,救回两条命
处置警情,不光靠先进的警用科技,最关键的还是接警员的高度敏感性和判断力。“现在占比较大的警情主要是移车,还有一些无效警情。”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大队副大队长张雪祥说,这就对接警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您好,请讲”,当天下午2点44分,接警员曹莉莉接到一个报警电话。“老板欠我工资不给,你们快来管管……”一名男子显然非常气愤,粗声大气地跟接警员吼道。曹莉莉耐心地告诉对方,讨要工资不在公安民警的职责范围内,应该找劳动部门维权。经过好一番解释,对方才答应去找劳动部门。
“这样的警情不在少数,如果没有责任心和判断力,经常接这样的电话,往往会错过真正需要帮助的报警电话。”张雪祥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就在前不久的一个凌晨,一位接警员接到了一个电话。报警人是一名男子,说话非常含糊,就像喝醉酒一样,根本听不清楚在说什么。
“醉汉拨打110电话是常有的事,如果直接挂电话也不犯什么错误。”张雪祥说,但这位接警员在听了近一分钟后,觉得不对劲。这时,电话那头的环境音中有别人说话,接警员立即让报警人将电话给旁边的人。最终,接警员得知报警人并非醉汉,而是有类似煤气中毒的状况。于是,接警员立即指派民警前往现场。原来,报警人和妻子在家中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他在意识已经模糊的情况下跑出来报警求助,其妻已经晕倒在浴室里。如果不是民警及时赶到,两条人命可能就没了。
编辑:李晨
上一篇:男子轻信“捡钱分一半” 被骗走万元貂皮大衣 下一篇:网友晒天价菜单一盘韭菜150元 酒店:系统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