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抄袭 "致谢"仅导师姓名不同

社会新闻 澎湃新闻网 2016-01-24 21:32:07
[摘要]近期,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当中流传着数张论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的网页截图,截图内容为两篇高度相似的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指导导师:很纳闷,“查重”没查出来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2013年4月,山东大学研究生院还在其官网上登载《山东大学关于“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按照这个办法,答辩前,陈振的学位论文必须经过“查重”检测,即以专业软件检测文章与既有论文的相似度,以杜绝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记者发现,在检测结果的处理及认定上,上述办法提到,“总文字复制比”(不含本人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在30%于60%之间(含30%,不含60%)的,由各分会组织专家结合核心章节文字复制比等情况对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类型与性质进行认定。

  至于“总文字重合比”大于60%的,该办法提到,“原则上必须延期答辩”。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万方数据库、PaperPass等多个论文检测查重系统比对的结果是,刘俊玲论文与陈振论文总文字重合比显著超过60%。

  此外,《山东大学关于“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也有两条规定。

该办法规定,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一经认定后,需按照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和《山东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进行处理。而研究生学位论文如因导师失察而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并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将按照《山东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规范》(山大研字[2010]1号)的相应规定给予导师相应的处理。

山东大学一硕士论文疑似大面积抄袭,“致谢”仅导师姓名不同

  该办法规定,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一经认定后,需按照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和《山东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进行处理。而研究生学位论文如因导师失察而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并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将按照《山东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规范》(山大研字[2010]1号)的相应规定给予导师相应的处理。

  澎湃新闻记者从山东大学研究生院获悉,陈振已经于2013年完成研究生课程,并取得硕士学位。

  2016年1月24日下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秘档案学系主任、陈振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旭光教授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电话采访。

  刘旭光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自己目前已经知道这件事,并已上报到所在学院。据他了解,山东大学方面目前正在处理此事。

  刘旭光还表示,就此事,他联系过陈振本人,但他拒绝向记者透露具体的谈话内容。

  对于之前没有检测出重复的问题,刘旭光表示,他自己也感到很纳闷,当初陈振的论文答辩前夕是做过相关“查重”工作的,不知道为什么“查重”会没有查出来,而自己也不曾看到过安徽大学刘俊玲的那篇文章。(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编辑:白玫

相关热词搜索: 山东大学

上一篇:广州警方辟谣:白云山没有被白雪覆盖 下一篇:安徽合肥外籍男模助阵年会 秀肌肉公主抱女职员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