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重拾年俗的记忆

关注 新华网 2016-03-03 13:35:01
[摘要]

  

(行走中国·图文互动)(1)陕西凤翔木版年画重拾年俗的记忆


  (1)凤翔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邰立平在复制雕刻、制作年画模板(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昌奇 摄

  新华社西安3月2日电(记者 陈昌奇 蔡馨逸)尚未踏进邰立平的凤翔木版年画工作室,雕刻木版而敲击木头的“咄咄”声就传入耳中,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便是墙上挂着的四幅全开大门神木版年画,这几幅巨作吸引着来客的目光。

  方弼、方相、秦琼、敬德四位门神,饱满的面庞上怒目圆睁,五短身材孔武有力,大红大绿的颜色热烈饱满。它们守护着一方平安,也见证了凤翔木版年画500多年的兴衰变迁。

  过春节贴年画,是流传在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传统年俗。每逢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撕掉旧的年画,把屋子打扫干净,迎接新年的到来。大年三十,全家人欢欢喜喜地在门窗、墙壁上贴上新的年画,祈求来年家宅平安、风调雨顺。

  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唐宋,兴于明清,得名于其产地——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在梨木上刻制门神、戏曲故事、四季花卉等图案做成模板,用植物制成染料,再经过手工印刷、填色等程序,制成一张张寓意美好、形态各异的木板年画。

  据凤翔县世兴画局家谱记载,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邰氏家族已经开始制作木版年画。邰立平既是邰氏木版年画第20代传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翔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

  6岁起,邰立平就跟随祖父学习木版年画,16岁便掌握了刻版、印刷的技巧,随后又学会了设计。邰立平介绍说,制作年画十多道工序里,刻墨线版是最重要的步骤,“刻版是和线条打交道,追求流畅、均匀、变化和美感,手上的功夫必须到位。”他最为得意的作品之一“镇宅神虎”,全部由墨线构成。从起笔到落笔,线条长十多公分,且间距不足两毫米。

  对于出身木版年画世家的邰立平来说,每一块画版都承载着中国传统年俗。在他记忆里,儿时的年味儿就是一张张花花绿绿的年画。“过去贴年画是很有讲究的。”他回忆说,无论贫富,各家各户的大门上都要贴一对门神,窗户上贴花卉、戏曲故事的窗花,土地爷、灶神等六神年画分布在农家院落的不同位置。

  在邰立平祖父邰世勤的经营下,世兴画局的年画版本有近700种,年产量最高时可达600多万张,行销中国西北。然而,受动荡时局的冲击,凤翔木版年画一度濒临灭绝,损毁、遗失的画版多达上千块。上世纪80年代,胶印年画的大规模生产对传统年画又一次造成毁灭性的冲击。原先在凤翔县活跃的十几家画局,如今只剩下世兴画局一家。

  1978年,邰立平的父亲邰怡开始对失散民间的画样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和复制。“从父辈开始,我们对木版年画的恢复和传承从未间断过,这是我们的使命。”邰立平凝视着一幅用明代传下来的画版印制的“雄鹰镇宅”年画说。

  为了恢复年画古版,邰立平和父亲先后走访了凤翔县文化馆、陕西省群艺馆,搜集、复制收藏在那里的年画遗存,又利用与年画爱好者交流的机会寻觅画样。

  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凤翔木版年画的画样已有415种,经邰立平一刀一刀刻制完成的画版多达3000多块。

  复制的过程也是再创造、完善画样的过程。老版残破造成稿样线条残缺,复制时必须重新画上去,很难和原版一模一样;一些老版画的人物不够传神、戏曲故事画的布局不够合理,邰立平要进行修改创作。

  不论怎样创新,凤翔木版年画的特点不会变。“木版年画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的粗犷和无拘无束,如果失去这种个性,也就失去了生命力。”邰立平说。

  带着醇厚的乡土气息,凤翔木版年画多次走出国门,先后在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参加过50多次展览。

  时代变迁,如今手工制作的凤翔木版年画已很少有人贴在门窗上了,成为珍贵的艺术品,受到收藏爱好者的喜爱。邰立平也在2006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今年63岁的邰立平最大的心愿是将木版年画的技艺和精品保存下来。他计划重制八大门神的套版、出版《凤翔木版年画选》第三卷、缩制邰立平木版年画并印刷成册,而完成这些工作至少还需要10年时间。

  让邰立平欣慰的是,这门技艺已经传到了女儿邰高娣手中。作为凤翔邰氏木版年画的第21代传人,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的邰高娣,为木版年画著书立作,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这门传统技艺和它背后的年俗文化。


编辑:秦一乔

相关热词搜索: http : news hsw cn

上一篇:全国政协发言人王国庆阐述如何用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下一篇:陕西:逆境之下调结构 “绿色经济”见雏形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