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警徽 在大山里闪耀——“警界兰草”西安市公安局周至县局板房子派出所

来源:华商网 时间:2016-03-10 15:47:29 编辑:何琪乐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故事感动点】5个人,1个家庭,1支队伍,守护着1468平方公里的西安山区和9000户村民。虽然地理条件决定了不能随叫随到,但尽心尽力一定是他们的坚持。他们忍受着工作的枯燥、生活的寂寞和家人的疏远,克服着都市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十余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用奉献和爱心诠释着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在他们的身上,传承着天地精神,俯下身子、沉下心境,如静默无声的群山,甘于守望与付出;如活力欢快的溪流,从未停滞与懈怠。或许他们是被城市繁华喧闹所遗忘的一角,但他们依然是警界的一株兰草,伫立山谷,芳香长存,用自己的无悔青春换取百姓安宁、一方祥和。

  警徽 在大山里闪耀

  ——“警界兰草”西安市公安局周至县局板房子派出所的故事

  西安市公安局周至县局板房子派出所地处秦岭腹地,是西安市位置最偏远的派出所,距西安市区150公里,距离最近的周至县城74公里。派出所现有在编民警5人。多年来,他们默默坚守在秦岭深处,甘于清贫与寂寞,不忘初心和信仰,始终牢记人民警察的职责与使命,在打击犯罪、护林防火和服务群众上,积极作为、无私奉献,以千万步的跋涉,点滴间的帮扶,建立起了警民鱼水情深,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拥护和爱戴。近年来,板房子派出所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支部”“森林防火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于2013年被中共周至县委宣传部、周至县文明办授予“最美周至人·我身边的楷模”优秀团队提名奖;所长刘育宝被周至县公安局评为“优秀科所队长”“优秀党务工作者”。他们以实实在在的工作,真真切切的行动,抒发质朴爱民情怀,诠释了偏远基层民警的坚守与奉献。

  以所为家 相亲相爱

  24小时朝夕相处建立深厚兄弟情谊

  从周至县城,沿着108国道,蜿蜒盘行74公里,便可看到临街而立的板房子派出所。虽然是山区派出所,但院内井然有序,设置规范。

  51岁的所长刘育宝和42岁的副所长范宏伟在板房子派出所,已经干了有十个年头了。和城区里副处和科级“所长”不同,他们并没有职务级别,用刘所的话说“其实我俩也是民警”。现今,他俩带领着3名年轻的正式民警,分别是86年出生的游斌,87年出生的杨育宁和83年出生的张明儒。由于路途遥远平时不能回家,这样的新老搭配,在24小时的朝夕相处中,慢慢演化出了“家长”与“孩子”式的亲密“家庭”关系。三个年轻人来所不久,在起初适应山区简陋的工作条件和单调闭塞的业余生活时,都不同程度遭遇过思想有波动,业务水平亟待提升的困境,作为“家长”的刘所和范所主动当起了他们的“心理咨询师”和“业务辅导员”,以“过来人”身份,疏导新警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同时从记笔录开始,手把手教他们各项警务技能和办案程序,把他们当自己孩子般悉心教导。在他们看来,“把这些娃引上道,培养出来,也是在为公安工作做贡献”。

  在这“通讯靠吼,通行靠走”的山区里,除了同城区派出所一样的业务工作外,过硬的登山能力和嘹亮的喊话嗓门,也成为了一项必备警务技能。每天清晨,“家长”刘育宝、范宏伟都会带领所民警一同走山路晨练,伸展四肢、拉拉嗓子,沿途巡逻并和途中遇到的乡亲拉家常。这种长期不懈的锻炼,练就了民警爬山不喘的过硬身体素质。一碗热乎乎的包谷榛稀饭下肚后,在院内的柳树下,大家搬着小板凳,围坐在一起开每日晨会,由刘所长传达上级指示精神,解读相关最新政策,分配一天工作任务。期间,民警们还会交流思想、漫谈感受。这样轻松愉悦的“家庭式”会议,不仅促进了工作的有序开展,还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情谊、凝聚了警心。

  在这样的派出所队伍中,除了家庭般的温馨,还有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兄弟情谊。所长刘育宝和副所长范宏伟共事十年,一个性格温和,说起话来有板有眼,像是“新闻联播”;一个风风火火,幽默风趣,像是“综艺演播”。性格上的互补,促使他们成为工作上的“黄金搭档”。在一次出警中,民警老王(已退休)开着警用面包车,载着所长刘育宝、副所长范宏伟行驶在环山公路上。弯急路窄的108国道,在外弯处存在盲区。警车在与一辆大货车交汇时,虽都踩刹车,但由于货车超载、弯道处惯性过大,致使两车相撞。坐在前排的刘所脸部撞伤严重,民警老王撞掉了一颗门牙,范所并无大碍。意外的事故,并没有让三人手忙脚乱。所长刘育宝顾不上查验自己伤势,急忙跳下车查看大货车人员受伤情况和车辆损毁情况,范所则赶紧拿出电话联系所里民警前来处理事故。老王也在第一时间拨打了120。这不用言语的默契,让事故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了有效解决。直到一切安排妥当,所长刘育宝才在范所的陪同下和老王坐上了120急救车。在刘所看病住院期间,范所忙前忙后、尽心尽责,主动挑起所里重担;所里民警也自觉在岗坚守,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这一切,刘育宝看在眼中,感动在心。如今,所长刘育宝脸上还有浅浅的一道疤痕。他说,这不仅是一次事故的印记,还是兄弟们患难与共的情感铭刻。我在板房子派出所能呆这么多年,除了服从组织安排,这难分难舍的兄弟情和百姓情也是重要原因!

  守土有责 敢于担当

  穿梭在千山万水间铸就忠诚警魂

  板房子派出所是西安市管辖面积最大的派出所,1346平方公里,占周至平原地区面积的46%,相邻市县多,案件处置时协调难度大,给民警工作带来了诸多压力和挑战。同时,辖区除过境的108国道和县道沙厚公路外,90%以上的路段为沙石路和便道,车辆通行路程不足15%,出警绝大部分路段需要徒步行进,少则需要一天,多则需要四天。

  2006年8月,有游客报警称,在太白山南天门的一条路上发现了一具男尸。接警后,所长刘育宝立即向县局领导报告,并带领民警,会同县局刑警大队同志一起,背上干粮和水,在向导的带领下,迅速赶往案发现场。太白山是我国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一高峰,海拔3767米,民警前往南天门需驱车1小时、步行15小时,中途还要徒步穿越太白山原始森林。在茂密的森林中,道路十分难走,稍有不慎就会摔倒扭伤,且随时会遇到熊、蛇等野生动物的攻击。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民警终于在次日下午6时到达了现场,他们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吃饭,便马不停蹄地展开调查工作。当晚,民警只能将就着躺在南天门神庙里的大通铺上过夜。“太白六月积雪天”,夜晚阵阵狂风呼啸而过,寒冷刺骨,加之高山缺氧,民警们个个心慌气短,头疼难耐,浑身酸软无力,根本无法入睡,只能蜷缩着等天明。经过白天紧罗密布的勘察走访,民警最终确定此男尸为山上和尚,死后被掩埋于此,属自然死亡;因掩埋较浅,尸骨才被暴露出来。这次出警前后历时4天,行程300多公里,是板房子派出所用时最长的一次出警。类似出警,是体力与意志的考验,而每次支撑民警永不停歇、永不放弃的是“群众需要我,群众在等我”的强大信念。

  出警、巡逻,守护显于平常,重在点滴。在保护山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关键时刻,板房子派出所民警也当仁不让,总是不顾自身安危,冲在最前方,使当地群众在一次次与洪灾的交锋对决中获取生的希望与力量。2011年7月28日6时许,所长刘育宝起床后,看到派出所院墙外河道边的树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倒,放眼望去,山灰蒙蒙的,大雨瓢泼,电线杆已经倾斜,电线在空中摇摆。他急忙叫醒所里民警,“快,发水了!东河桥头有房屋,屋里有人!”民警赶紧出动,当赶到时,房主人已出屋。于是,他们又快速为其抢出家中财物。随后,又往高潮村河西处赶。走到时,路已被泥石流冲毁,民警就抱起小孩,扶住老人,帮助山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在周至县这次80年一遇的特大洪涝和泥石流灾害中,因为民警的及时发现、果断处置,第一时间报告洪灾信息,为抢险救灾争取了宝贵时间,使辖区内无一人伤亡。

  化作山民 融入百姓

  道千言排万难畅抒爱民情怀

  长期吃住在深山中,板房子派出所民警早已与这里的一草一木、群众百姓,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在他们的认知中,自己就是穿着警服的山民,可以随手搬起一个板凳,与临街居住的山民唠唠家常;也会在出警、巡逻路上,主动搭载赶路山民。平时,山民到派出所办事儿,只要赶上饭点,民警就一定留下他们吃了再走;如果还没开饭,他们也会取上几个馒头,让他们带在路上吃。

  在这里,服务群众、为民办事,不仅仅是职责,更多的是一份乡里乡亲间帮扶互助的情分。2009年12月,厚畛子镇老县城村的村干部王正才给所里打电话说,他哥王某的耕牛走失了,现在打听到:牛在汉中市佛坪县岳坝乡三官庙村的群众家里。事出有因,当地群众有一习惯,每年“五一”前种完地后,会把牛放到山里散养,直到“十一”前后再种地时才在山里把牛往回赶。当王某到山坡上赶牛时,发现牛少了。后来到处打听,才在邻近的佛坪县一群众家发现了自家走失的牛,但对方提出,要领牛,需赔偿8000元的饲料费用。可是一头牛也就值5000元,这下可难倒了王某,无奈之下他只好向派出所求助。按说此事,并不在派出所的管辖范围,但一头牛相当于山区群众一个家庭的全年收入,所长刘育宝想到这里就答应帮忙去协调要牛。第二天,刘育宝带领所里民警和协警,沿108国道过佛坪县到了土地岭,后又绕道洋县的秧田,才折入佛坪的岳坝乡。由于是跨市县处警,该所民警联系了佛坪县栗子坝派出所所长(岳坝属栗子坝治安管辖)一同来三官庙村,通过和村干部共同对当事人做工作,宣讲法律常识,终于说服对方,归还了牛,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虽然,民警当天驱车往返300多公里,回到所里已是深夜,但能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甜的。

  在这里,群众将穿梭山间、往返巡逻的民警,视为身边的保护神、夜晚迷失时的温暖灯塔。2001年7月的一天深夜,所领导带领民警沿108国道巡逻时,在高潮村附近的路中间发现了三个睡着的少年,年龄在13岁至15岁之间。停车后,民警叫醒他们,把他们带回了派出所。询问得知:他们是汉中市洋县华阳镇何某、龙某和吉某,因与家长闹矛盾离家出走,到周至玩了几天后,因没有钱坐车,只好徒步沿路往回走,累得实在走不动了,便睡下。问及“他们为什么睡在路中间,过路的车把你们撞了怎么办?”他们说,睡在路边怕有蛇,只好睡在路中间。后来,该所民警联系了少年父母,并为他们买了方便面,安排了住宿,彻夜聊天开导他们理解天下父母心,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上的挫折。第二天,几位家长赶来派出所,见到了多天寻而无果的孩子时,激动地痛哭流涕,不住地向民警表达感谢。三名少年也表示再也不逃学了,回去后听父母的话,好好读书。

  板房子派出所民警他们以心换心的为山民们办实事,厚道的山民也从未忘记他们的好儿。山里天黑得早,民警经常处警回来时天就全黑了。为了防止野兽伤人,他们往往会就近投宿到山民家。一个冬天的夜里,民警投宿的这位山民很穷,家里只有一个土炕和一床被子,但男主人执意要让民警们挤在炕上。如此感人的事情,民警遇到的不是一件两件。常常睡一个火炕,吃一锅饭菜,民警和山民就如同一家人一样。板房子派出所辖区很少发案,平常人眼中的大案、要案距离他们很远,立功受奖的机会也就相应的少了。不过,金杯银杯不如山民的口碑。这一点,板房子所得民警们看得很开。正如所长刘育宝在日记感悟中写得那样:我的人生最大价值在吃苦奉献中,我的人生最大幸福快乐在父老乡亲的微笑里。

  百里之外 驻守深山

  独咽难顾小家之苦书写奉献篇章

  在所长刘育宝的回忆里,至今都记得来所报到那天的不眠之夜。晚上河谷里的寒风特别大、特别冷,伴着寒风,黑暗中蜷缩在床上,难以入眠,看着手机上的显示时间,心里数着秒数,一直捱到天亮。在这里,没有取暖设备,冬天睡觉只能靠电褥子,电视机只能收到几个频道,因为潮湿电视总是泛着雪花看不清。夏天蚊虫很多,草丛间也会有蛇出没。不到200米长的街道,生活服务设施几乎为零。

  条件的艰苦可以适应和忍受,但离家百里之外,对家人、妻儿的相思与愧疚,总会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五个民警家都很远,平日或者周末回家一趟不容易,板房子派出所就是大家的家。在这里,不存在上班下班、逢年过节。大家24小时呆在这里,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谁想回家了就按周六周日攒的假一次多回几天。所长刘育宝说:在这呆了12年,也想过调离,更好地照顾妻子孩子,但这个担子扛上了,就像家长一样,操心反成习惯了,不把组织交给的任务完成好,心里总是放心不下。

  民警游斌是汉中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毕业后省考考到周至县局。被分到板房子派出所,对于乐天派的他来说,还能接受。他喜欢读书,也喜欢朗诵,总能在枯燥的业余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乐趣。28岁的他,到了该成家的年龄,谈起女朋友,谈起结婚,他有着深深的无奈与苦楚。他的女友也是汉中人,但因为自己在板房子派出所工作,离家太远条件还艰苦,女孩家里就不太同意。平时两三个月才回家一趟,看看女友,偶尔的微信和电话始终无法弥补时空的距离。

  这样的困难在民警杨育宁和张明儒身上,成倍放大。西北政法学院毕业的杨育宁刚刚结婚,2013年所里拉了宽带,每天一下班,他就赶紧抢网问候妻子和孩子。有时忙完已是深夜,妻子睡了,通过QQ发去的信息,久久得不到回应。但他依然会把想说的话,一字一句敲入QQ对话框,他知道只要妻子清晨醒来,第一时间就会收到他的思念与问候。民警张明儒是一对双胞胎姐妹的父亲,孩子今年已经三岁了。平日里,他两周回家一趟,遇到雨天,往往就只能再等一周。他是山东人,做了陕西女婿,入警三年,岳父岳母不断给他鼓励与支持。在他心里,岳母是个很好的人。起初,每逢下雨天,怕路遇滚石和泥石流,开车不安全,张明儒都打会电话给家里,说回不去了。岳母总是很理解得让他呆在所里,放心家里。后来张明儒才知道,其实岳母一直不知道下雨天为什么就不能回家,但她不问原因,选择了无条件的信任与支持,这让张明儒十分感动。因为妻子平常比较忙碌,两个孩子在长安疏于照顾,张明儒又不能经常回去。有一段时间,他就让丈母娘带着孩子在板房子派出所对面租了一间民房住下,用他的自己的话:“这里安静空气又好,风景也美,就当是让家人来旅游休养来了,而且他这个做父亲的可以早晚上班前下班后看看孩子搭把手,照顾下孩子、这也是目前分担家庭重担的最好解决办法。”

  其实,这里的每个民警都有自己的难处,也承受了不同程度的压力,但他们都选择了坚守!仰望伟岸坚毅的大山,俯瞰奔腾不息的河流,在板房子派出所民警的身上,传承着天地精神,俯下身子、沉下心境,如静默无声的群山,甘于守望与付出;如活力欢快的溪流,从未停滞与懈怠。或许他们是被城市繁华喧闹所遗忘的一角,但他们依然是警界的一株兰草,遗世独立,芳香长存,用自己的无悔青春换取百姓安宁、一方祥和。


相关热词搜索: 西安市公安局 周至县 板房子 派出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