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四川千年石龙将现身 张献忠千船沉银谜团待解

社会新闻 华西都市报 作者:石龙 2016-03-15 08:51:30
[摘要]这是赵尚春今天第六次走这条路,石龙保护工程今天开始全面动工,作为曾经历过石龙修复的当地人,老赵很关心这条千年石龙。

  沉/银/传/说

  张献忠江口沉宝

  派将军匿藏守护

  据彭山县编志局原局长徐原烈1944年的考证,石龙石虎凿造于宋代伏虎寺(今不存)山门外,并题词“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中华宝藏兴,民族昭千古。”可惜的是,石虎于“文革”中被毁,石龙由于被泥沙覆盖而得以幸免。

  1984年,当地按照原型,重修了石虎,并将其移到了距离石龙只有二十米的地方。

  “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是什么意思?难道山中真的藏有金银?在距石龙不远处,吴天文指着悬崖上的石碑说,诗就刻在石碑上,但是除了诗词和署名外,并没有更多记载。

  赵尚春说,由于年代久远,当地人也说不清诗词的寓意了,至于宝藏,也没听说谁发现过。倒是当地一直流传着“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的顺口溜。

  这首古老的童谣,雷前银早已烂熟于心。83岁的雷前银是土生土长的江口人,他曾听祖辈说起过一个传说:当年张献忠在江口沉宝后,派一名将军在此匿藏起来,守护江底宝物。将军去世后,变成石虎雄踞此处,与河中的石龙遥遥相望。之后,这位将军的后人也混作当地村民长居此地。

  “小时后,我就听父亲说起过那段传说,但那都是零星半点的。”雷前银说,一代代传下来的核心内容就是,这一带河心有宝,都是张献忠沉船留下来的。“不是2005年,有人在这里捡到宝,我都不打算把这些传说传下去了。”

  专/家/确/认

  出土大量相关文物

  “江口沉银”记载可信

  在老人心中,这只是童年的记忆,而在10多名全国专家看来,这更像是破译张献忠宝藏的密码。

  2005年、2011年在岷江河道建设过程中,彭山江口地区两次出土大量文物,均与张献忠联系紧密。12月25日,10余名国内考古、历史专家齐聚彭山江口,实地考察江口沉银遗址,参观出土文物。

  当天下午,10余名专家共同签字,形成《意见书》认为,2005和2011年,在当地工程建设中发现了大量文物,文物出水地点与文献记载张献忠“江口沉银”地点一致,出水文物中包括铭刻年号的金册、银锭及“西王赏功”金币、银币等。通过与历史文献相比较,基本可以确定“江口沉银”的记载可信,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即为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

  沿着山路往上,视野逐渐开阔,赵尚春伸出右手:“你看,右手边就是石龙所在的位置,左手边就是石虎原来所在的位置,从中间看过去,刚好是两江交汇处,正好是张献忠沉银的地方。”

  江口沉银三大谜题

  1

  财宝为何沉入彭山江口?

  巴蜀文化专家、《张献忠传论》作者袁庭栋说,张献忠作为流寇,一路杀烧抢掠,并靠沿路所夺,作为后勤储备,因此将财宝主动埋入江中,可能性不大。“当年传言成都锦江埋有宝藏,挖过一次,一无所获,也证明主动埋入江底不可信。”他认为,张献忠战败后,财宝落入江中一说更为可信。“彭山江口是川西地区最大的渡口,也是历代水战主要战场,最后一次水战,就是张献忠大战杨展。”袁庭栋还特别提醒彭山方面注意,“江底可能藏有当年掉落的兵器。”

  2

  沉入江中宝物到底有多少?

  相传1646年,张献忠的部将刘进像吴三桂一样弃关,把清兵引进了四川,张献忠见势不妙,决定弃都,“携历年所抢”的千船金银财宝率部10万向川西突围。但转移途中猝遇地主武装杨展,张献忠的运宝船队被杨展大败,千船金银也在争战中沉入江底。

  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主任杨林认为,千艘金银比较夸张,实际可能没有这么多。“几艘是有可能的,但也是海量的,个人比较肯定的是,还在江里的宝物,肯定比已经出土的多。”

  3

  抢救性挖掘能挖出什么?

  300多年来,垂涎张献忠这笔巨额财富的大有人在,连清朝政府也费过一番脑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毛佩琦认为,“沉银”远不止财富意义。“从目前出水的‘江口沉银’实物来看,涉及了明末清初广阔的社会层面。”毛佩琦说,“沉银”面目的揭开,有助于了解张献忠的行军路线、征饷方式与地方官府的关系,乃至从一个侧面反映明末的社会经济、社会生活和经济制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众/说/纷/纭

  当地村民:宋代石龙,指向明末沉银?

  石龙村村民彭海军也不明白,为什么童谣最后会被证实。“石龙石虎是宋代建造的,距今有千年,而张献忠沉银发生在明末,距今300多年。两者相差600多年,完全是不同的时代。”彭海军笑着说,“不可能宋代人晓得,几百年后江口会有宝藏吧。”

  让彭海军更诧异的是,石龙所在的地方,离彭山当地景点将军湖非常近,他曾听当地老人讲过,将军湖与张献忠将军有关。相传张献忠战败后,其部下曾带着财宝,到将军湖一带隐姓埋名,定居生活。这让彭海军一度猜测,将军湖附近,是否埋有宝藏。

  袁庭栋:貌似有联系,更多是臆想

  巴蜀文化专家、《张献忠传论》作者袁庭栋,是最早研究并写出张献忠个人传记的专家,在他看来,童谣与宝藏之间貌似有联系,但细细推敲,更多是民间臆想。

  袁庭栋说,早在清代,成都地区就有记载“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民国时期更是掀起寻宝热,甚至出动部队,截断锦江挖宝,但一无所获。“彭山的童谣,找不到更早的出处,因此我觉得要晚于成都的寻宝传说。”袁庭栋说,“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宋代和明末的两个东西,能够被联系起来。这肯定是后来民间流传出来的,反映了老百姓对宝藏的渴望。

  对于当地村民认为石龙石虎附近藏有宝藏,袁庭栋认为更不可信。“张献忠虽然在江口兵败,但不是全军覆没,有史料记载,其兵败后北上抗清近20年,说明主力仍在。”袁庭栋说,“农民军起义,打仗肯定要后勤,不可能把宝藏带到山里,隐姓埋名。”

  袁庭栋说,张献忠沉银之谜究竟如何,还需科学考古进行论证。吴天文表示,江口沉银抢救性发掘工作,目前正由省级文物部门制定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目前尚无消息。

编辑:白玫

相关热词搜索: 大西军

上一篇:小伙坐公交与漂亮女孩搭讪 恋爱六年求婚成功 下一篇:卖家状告买家 因网购不满意在评论中写“假货”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