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郑州拆迁命案追踪:村民失地后靠收租和打工生活

国内 新京报 作者:罗婷 2016-05-20 09:56:48
[摘要]5月14日,一辆挖掘机在薛岗村拆迁工地,四周都是村民违建盖的楼房。为郑州最后一批拆迁城中村之一,村民因房租暴涨举债抢盖楼房,补偿安置不符期望抵制拆迁  5月10日的暮色中,范华培停下车,背着包,走进老鸦陈街道办事处的院子。

  没手续的7层小楼

  2014年,范华培推倒了自家三层小楼,建起一栋带电梯的七层楼房。村干部说,范华培翻建并未办证。

  事后,亲友们都觉得范华培去村委会,是要杀他的堂兄范元华。

  范元华,薛岗村村主任。堂兄弟之间的矛盾,直接与拆迁赔偿相关。

  薛岗村城中村改造的补偿安置方案,于今年4月初张贴公告。方案规定两种补偿方式。一种是货币补偿。合法宅基地房屋,按每平米3000元,一次性支付。被拆迁人不再享有拆迁过渡费和生活补助。

  另一种为房屋置换安置。

  方案规定,三层以下的建筑,每人70平米的面积,可换得回迁房110平米。超过70平米的砖混建筑,可按1080元每平米补偿。而三层以上的建筑,按每平米340元补偿。

  方案中强调,合法宅基地内建设的三层以下(含三层)房屋为合法建筑,四层以上(含四层)房屋为违法建筑。违法建筑不可用于置换,只给予拆工补助。

  记者查询发现,郑州于2011年印发了“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的通知”。办法中只规定,3层以下(含3层)的合法建筑如何安置,3层以上的不予安置,并未提及3层以上属违法建筑。

  惠济区国土局一名工作人员说,宅基地上盖几层都可以,但要办证,不办证就违法了,但是前几年郑州就出台了政策,城中村三层以上的不给办证了。

  一位村干部说,范华培重新盖楼并未办证。

  范华培推倒自家三层小楼的时间是2014年。他在宅基地上,重建了一栋7层楼房,有电子门,有电梯。三层以下,是没有隔断的开阔空间,从去年起 租给了调料公司。三层以上,每层都是标准的三室一厅,租给附近被拆迁村庄的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每年每层的租金两万左右。他们一家五口,则住在顶楼。

  范华培的堂叔范新建介绍,范华培去年收回租金近15万。事发前,村中拆迁已经开始,施工导致断水断电频繁,部分租户跟他提出了退租。

  一位村民说,范家盖楼借了70万,按公示的方案,能拿到手的补偿不到50万。

  今年春节,拆迁补偿的一些细节已在村内流转。范华培去找堂哥范元华。“你也不来找俺商量,这方案你也没经过村里面代表们的同意,就这样定了拆迁,我不认可”。

  两人起了争执,当时,村主任打了范华培的头,范则砸了村主任的家。村主任报警。范华培被抓。

  此后,范华培撂下话,“村上的拆迁方案没经过俺同意,我也不会去拆,谁来拆我的房,谁敢断水断电,我不会叫你好过。”

  全村“种楼”

  多位村民承认,这种加盖是郑州城中村拆迁大背景下的产物,“就算说三层以上违建,拆迁时也不会一分都不赔偿。”

  薛岗村一位村干部说,该村有九成村民是房东,向外租房。

  薛岗村在郑州北三环、北四环之间,路边满是堆积的砖瓦,为防止粉尘飘散,用绿色的尼龙网罩了起来。这里北邻连霍高速入口,是唯一一个还有楼群立着的村庄。

  村里密布一栋栋装修简单的高楼。小巷幽深,最宽处不过一米。抬起头,天空是一条狭长的线,被错综复杂的电线切割得支离破碎。

  这些高楼都在七层至十二层之间,据村民回忆,在以前,村中大都为三层小楼;这三年均翻盖成高楼。

  翻盖是为了向外出租。

  郑州城中村改造从2012年开始提速,附近的老鸦陈街道、长兴路街道、刘寨街道启动拆迁。

  如今,郑州三环外北郊的城中村大半已拆完。仅附近的老鸦陈村改造,就有20万人要搬迁安置。

  很多租户转移到了薛岗村。两年里,全村立起上百栋高楼。

  加盖的出租房大都没有手续。

  多位村民承认,这种加盖是郑州城中村拆迁大背景下的产物,他们认为“就算说三层以上违建,拆迁时也不会一分都不赔偿。”一位村民说,加盖时大家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房租涨得太快了,去年老鸦陈村拆迁高峰,薛岗村的房租水平几乎翻番。

  村民李雪玲七层的房子,单间从每月两百涨到四百,一层楼九个单间,一年下来就是25万。

  村民说,这也就是薛岗村拆迁补偿方案遭遇抵制的一个原因。

  记者调查发现,薛岗村的拆迁补偿细则,是“照搬”了附近杜庄村和双桥村的。方案在那两个村执行得很顺利,那里大多是三层楼房。而移植到薛岗村后,则触发了普遍的抵触情绪。

编辑:李晨

相关热词搜索: 拆迁安置 拆迁改造 拆迁补偿 收租 命案

上一篇:广东佛山“千佛山”隐埋深山20年一夜走红网络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