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实现精准扶贫
“对于贫困村的扶贫工作,村情一定要清楚,思路一定要清晰,具体措施一定要符合市场规律。”驻顿谷镇旧门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罗法荣说。
在旧门村的扶贫工作中,罗法荣结合村情发展规模产业。他召集村里的9户蔬菜种植大户,成立了合作社,他本人担任合作社社长。合作社流转土地3000多亩,种植2000多亩辣椒、100多亩黑皮冬瓜等经济作物。通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模式,让全村800多户农户有稳定的土地租金收益,同时有300多村民还参与基地各种工作,有了一定的劳务收入。
在“结亲帮扶”的扶贫工作中,博白县注重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坚持“输血、造血、活血”并重,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逐步实现结亲帮扶由帮钱帮物向帮思路、帮技术、帮项目转变。
对于贫困户,先进行摸底分类,然后实施不同的帮扶举措。比如,对有劳动能力、又有发展产业意愿的贫困户,侧重考虑在产业项目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帮助其选准和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而对有一定劳动能力、但没有发展产业意愿或者不具备发展产业能力的贫困户,要通过加强就业培训指导,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帮助其通过就业实现脱贫。
对于整村扶贫,博白县将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点和切入点。根据贫困村的具体条件、资源禀赋、特色优势,选择村民熟悉认可、参与性强,与贫困户的现实条件相适应的产业,采取提供种苗、小额贷款或贴息、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进行扶持,坚决避免所培育的产业与当地社情民意“水土不服”。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结亲”
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农业企业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为集结更多的力量,博白县发动全民参与,特别是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商会组织参与“结亲帮扶”,开展了“百企联村脱贫攻坚”活动,使其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广西桂牛水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博白一些农村推出了“养殖奶水牛、种植牧草”项目,公司通过县农村信用社向每户贫困户贷款10万元,实行公司担保、政府财政提供风险保证金、3年贴息、企业还贷、付息的模式,带动数百贫困户1年脱贫2年致富。
自“百企联村脱贫攻坚”活动启动后,很多民营企业纷纷响应、积极参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首先引导企业落实结亲帮扶对子。驻镇民营企业一般就近配置,原则上一个民营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结成“一帮一”对子。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与贫困户结成“一帮多”对子,也可以组织多个民营企业与贫困村结成“多帮一”对子。
在帮扶中突出发展产业,通过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为帮扶村农产品提供产、供、销等服务。同时,突出就业安置,动员民营企业在帮扶村吸纳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在帮扶上不拘泥形式,鼓励灵活帮扶,引导民营企业大力扶持帮扶村的村屯道路、水利、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公益慈善项目等。
而对于参与帮扶的民营企业,博白县积极落实优惠和表彰政策。
编辑:李晨
上一篇:追赶与崛起:总书记的经济大逻辑与贵州的发展大跨越 下一篇:嘉兴:红船领航涌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