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进得来 留得住 能致富 共和谐——河南镇平县创造服务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新模式

关注 新华社 作者:杜刚、甘泉 2016-06-21 20:33:32
[摘要]13岁的艾克热木江是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一位“挺有名”的小学生,因为他可以熟练运用普通话、维吾尔语和河南方言,还可以说出几句简单的英语。

  新华社郑州6月20日电(记者杜刚、甘泉)13岁的艾克热木江是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一位“挺有名”的小学生,因为他可以熟练运用普通话、维吾尔语和河南方言,还可以说出几句简单的英语。只是,在跟别人介绍自己是“哪里人”时,他总是犯难到底该说是“河南人”还是“新疆人”。

  艾克热木江对自己属地认知的疑惑,主要由于他小小年纪便经历多次上千公里的“迁徙”。艾克热木江出生没多久,就跟随父母到石佛寺镇,在这里读完幼儿园后因家庭原因,艾克热木江回到新疆和田读小学,然后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又回到石佛寺镇。

  即使多次转学,也没太耽误艾克热木江的学业。他的父亲艾海提江说,镇平县为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开设了“绿色入学通道”,入学手续不到半小时就能办好。而且,艾克热木江就读的镇中心小学,还从新疆聘请了双语老师,帮助维吾尔族同学尽快学好普通话。

  除了儿子入学方便,石佛寺镇给维吾尔人族提供的各种便利,让艾海提江感受到“生活在石佛寺,心定。”

  石佛寺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当地给维吾尔族商人提供了免费的室外摊位、每天收费20元的室内摊点;给他们建设了400多套公租房,每年租金比现在房屋租金便宜近一半。艾海提江听闻月底将搬进新房后高兴地说:“儿子和女儿将有独立的空间,更像家了。”

  在石佛寺镇,有1000余名维吾尔族人和艾海提江一样,在此常年居住,以经营玉石生意为生。有2万余人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每年往返于此。

  当地干部介绍,历史上,镇平县并无维吾尔族人。近10多年来,这里成为我国内地维吾尔族群众居住最多的地区之一。他们将新疆玉石带到镇平销售,来来往往提升了当地经济活力,使得石佛寺镇成为中国最大的玉生产和经销基地,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我们的目标是让维吾尔族同胞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共和谐。”南阳市民宗局副局长丁济泽说。

  令人惊叹的致富故事在石佛寺镇不时传出。比如来自和田的阿买提江在镇平做了13年生意,如今每年有100多万元的收入。不过,更多的人像艾海提江一样,每个月5000元左右的收入可以让他们在此安逸地生活。

  因为“留得住”,10多年来,石佛寺镇有了很多来自边疆的风情,有了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画面:新疆特色的馕、烤包子和烤肉在这里可以制作,受到当地百姓喜爱;当地医院、汽车站、部分餐馆等公共场所用汉语、维吾尔语双语标识;县政府更新有线电视设备,使新疆电视台维吾尔语频道落地镇平。

  真诚服务换来真心对待。去年5月份,在石佛寺镇经商5年的努尔买买提捡到一个钱包,几经周折才亲自把钱包送到失主家中。他说:“刚来这里时,我没有朋友,没有钱,是政府帮助我租到了房,是周围的汉族朋友借给我钱,现在我腰包鼓起来了,也应该帮助其他人。”

  当地生意人张守德说,他打交道的维吾尔人讲诚信,和他们做生意心里有底,同时他也很喜欢新疆食物,“我们是生意伙伴,也是老乡,更是好朋友。”

  近两年,更多的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来到镇平县。为更好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新疆连续3年派出26名干部到镇平县政府担任职务,成立工作队。来自新疆政法系统、担任新疆驻石佛寺工作站副站长的艾买尔江·吾拉音介绍,工作队一方面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和当地沟通,另一方面调解矛盾,“随着当地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调解的矛盾越来越少。”

编辑:刘超

相关热词搜索: 石佛寺镇 留得住 烤包子 镇平县 新疆人

上一篇:特色观光小镇 探路现代农业 下一篇: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