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夫妇偶遇35年前夭折儿子与大儿子一模一样瞬间认出
网络图片
“你别找了,孩子爷爷早带着他去上海了”
1988年的一天,郁光辉的一个侄儿在官墩乡与几个朋友喝酒,酒酣耳热之中,一名家住沭阳东关口的朋友称,自己附近一户人家收养了一名官墩乡的男孩,“据说是双胞胎中的一个,是一名姓丁的妇女生的。”
沭阳县东关口距离官墩乡30多里地,难道自己失散的儿子就在这么近的地方?获悉此消息的郁光辉发誓一定要找到儿子。
“那一年,我每天都去东关口,一个巷口一个巷口转。”郁光辉说,30多里地现在看来不太远,但当时连自行车都没有,全靠步行,一趟需要1个多小时。
郁光辉回忆,自己经常揣着块干饼就去寻找儿子,渴了就到老乡家讨口水喝,经常被训斥“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出来乞讨,好吃懒做”。
“那几年我都没有出去工作,一直在寻找儿子的踪迹,官墩乡至东关口基本每天往返一趟。”郁光辉告诉中新网记者,自己不敢公开寻找,怕被人打,只能见到人就打听,套话。
就这样,郁光辉打听了好几年,都未能寻找到儿子的一丝踪迹。一位当地妇女看他实在可怜,告诉他说,“你别找了,他们家早都知道你在找,孩子爷爷早带着孩子去上海了,家里已经没人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郁光辉慢慢断了心思,随大儿子一家去南京开了家饭店,常住南京。由于长期思念“失散”的小儿子,他整宿整宿睡不着觉,“每天夜里能抽两包烟,血压高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