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网络媒体走转改】南梁小镇 红色资源成致富源泉

来源:央视网 时间:2016-09-24 21:57:12 编辑:刘超 作者:王小英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刘丽

  刘丽

  27岁的刘丽面对记者时侃侃而谈,很难想象,以前的她躲在厨房不敢见生人,遇到投诉抹眼泪。

  2015年,当地政府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刘丽和丈夫赶紧报了名,“种地很多年,收成一般,准备尝试一下。”

  洋芋卜拉、油菜面、粘米饭、荞面圈圈、苦苦菜这些农村百姓饭桌上的家常菜成了城里人舌尖上的美食。

  为了留住客人,让客人住的更舒心,刘丽家将窑洞装饰了一番,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添置了颇具当地特色的床铺、桌椅等。

  从2015年7月开业至今,农家乐收入已有7万多元,寒暑假和五一、十一高峰时期,家里不够坐,还要在院子里摆两桌。

  为了节省食材,刘丽在地里种植了辣子、茄子、黄瓜等蔬菜。

  收入提高的同时,刘丽的胆子也越来越大。由于当地饮食口味略微偏重,刚开业时,有的游客说饭菜不好吃,刘丽躲在厨房不敢出声,偷偷抹眼泪,由丈夫跟客人解释。

  如今听到客人提问题,她会解释沟通,胆子越来越大了。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看来,比起收入,刘丽精神面貌的变化更大。

  80多年前,地处子午岭林缘地带、地理条件闭塞的南梁,成立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建立了西北革命根据地。

  如今,这种地理条件却成了今天南梁人的发展不利因素。

  为了摆脱贫困,当地干部群众紧抓红色旅游大好时机,大力开发红色旅游、石油资源、绿色农业、生态经济“四大产业”,使得贫穷落后的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

  随着南梁红色旅游景区游客的急剧增加,红色旅游服务业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小城镇居民主要从事景区安保、环卫以及经营门市等服务业,镇区现有商业经营户200户(其中经营宾馆6户、农家乐等饭店46户,经营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等商户20户,经营百货、五金等其他经营户128户),从业人员达到15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2015年底,红色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收入比重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左右,小城镇居民2015年总收入达到27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以上。

相关热词搜索: 南梁 走转改 网络媒体 红色旅游景区 致富 农家乐 干部群众 小镇 革命根据地 游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