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青海平弦国家级传承人刘钧。郝云菲摄
新华网西安10月11日电(郝云菲)文化通则民心近,文化通也有利于经济发展。10月11日,记者走进青海西宁市,见到了青海平弦国家级传承人刘钧。
图为刘钧演唱资料照片。(照片由本人提供)
现年68岁的刘钧是青海省著名的平弦艺人,从艺近三十年。他为我们介绍了青海平弦和越弦的发展现状。他说,平弦是唱自己是曲艺中的阳春白雪,越弦是唱大家更接地气。
图为刘钧9月份在西安音乐学院演出。(照片由本人提供)
“青海越弦就是陕西眉户演变而来,这个毫无疑问。”刘钧说。刘老先生还现场演唱了一段越弦《五更》。
据了解,青海越弦又叫月弦、月调、座场眉户等。是青海省的传统曲艺曲种之一,堪称青海平弦的“姊妹”艺术。并且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海的越弦,约在清代中期由陕西传入。青海著名越弦艺人郭福堂,也曾在陕西马大辫子门下学艺。
据刘老介绍,目前越弦仍在青海民间传唱。而且青海的平弦、越弦等艺人还会排演现代题材的作品在群艺馆为群众免费演出。
编辑:刘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16“一带一路”寻找陕西元素:陕商在青海的艰苦奋斗 下一篇:《大国外交》第四集《穿云破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