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歧视根深蒂固
尽管收费高昂,但代检行业能够发展至今,甚至出现日益繁荣的趋势,与整个社会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接纳程度有着直接的关联。
一家代检机构中介向记者透露,他们的业务大都集中在抽血项目,其他的项目几乎找代检的人相对较少,这些来寻找代检的客户,大部分都是乙肝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所以大部分代检机构的宣传中,都会提到“消除歧视”这样的字眼。
但在记者的调查中,早在2009年之后,国家就相继出台了不少政策,目的就是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平等就业。2010年,多部委还曾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入学、入职不得询问公民是否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在入学、就业体检中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并且我国《就业促进法》第三十条也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不得以传染病病原携带为由拒绝录用者”。
尽管如此,整个社会对乙肝等传染病携带者的偏见和歧视仍然根深蒂固,许多用人单位仍旧会想尽办法查乙肝。陕西智冠律师事务所何睿律师认为,这种要求求职者提供乙肝体检报告的行为本身就是不合法的。
“如果查出乙肝,他们会以其他的理由不录取你。”郭柯(化名)是一位乙肝患者,从初中起就查出患有乙肝,排挤和歧视几乎伴随他整个学生生涯,参加工作之后,这样的困扰同样一直伴随他,找了很多工作都以失败告终,他干脆自己做起了生意。
郭柯告诉记者,因为乙肝,他一直都没有找到女朋友。“谈过几个,但我都会先坦白自己有乙肝,最后也都不了了之了。”郭柯说,他看过新闻里很多因为乙肝歧视发生的悲剧,像去年的天津大学女大学生因为乙肝被学校同学排挤,最终在宿舍自杀,还有的单位,在员工体检的时候查出有些员工有乙肝,就直接把员工的名字写到黑板上。
“大家对于乙肝相关知识了解的太少,所以才会产生歧视,法律规定的再多,但要彻底改变乙肝歧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政府应该更多的普及和宣传乙肝知识。”郭柯说。
代体检的行为涉嫌欺诈
乙肝歧视无法消除,乙肝患者或者乙肝携带者想要获得工作,找“枪手”代替体检似乎只是无奈之举,但这样的行为陕西智冠律师事务所何睿律师并不赞成。
“目前暂时没有具体的法条对代检行为进行处罚,但无论是代检枪手还是被体检人,都可以算作是一种欺诈。”何睿告诉记者,假如是应征入伍,如果你真的携带传染病毒,找了代检帮你过了体检这一关,那将来发生危险可就是危害国家的行为。
“求职者如果担心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不平等对待,那么可以通过正常的法律手段维权,采取找人代体检的方法并不可取。”何睿说,如果在校招中被用人单位发现体检作弊,是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协议的,而在公务员入职过程中弄虚作假被发现,不仅会被取消考试资格,信用记录上的污点也会影响将来的工作和生活。
另外,何睿还提醒体检者,若将身份证、准考证等个人信息交给代检机构,还可能面临私人信息泄露的隐患。记者了解到,有些代检机构在体检结束之后,还常常以各种理由要求提价,而此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体检者因为被对方掌握个人信息,只能被迫接受。
文/图本报记者李梦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