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永远在路上丨巡视查出塌方腐败 聂春玉大肆卖官 苏荣纵容家人干政

来源:央视网 时间:2016-10-21 09:17:23 编辑:王玮玮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主要领导权力观发生扭曲 导致塌方式腐败成必然

  当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权力观发生了扭曲,把执掌的公权拿来做利益交换,对整个政治生态就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辛鸣(中央党校教授):上级脑子里面已经不去想说哪个干部给我送礼,他在想哪个干部没有给我送礼。在那么样一种不良的政治生态环境下,好跟坏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反倒是其他方面的工作业绩都搁到一边去了,先考虑有没有给我送钱,没有送钱就先搁到一边去,你都进不到被选拔的视野里面来。

  政治生态一旦败坏,就会使一些政治上不坚定的干部滑到跑官、买官的邪路上去。闫刚平,吕梁市离石区委原书记,也是这次被调查处理的干部之一。

  闫刚平(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区委原书记):各种因素都有,有自身的问题,也有环境的问题。

  闫刚平说,他自认为想干事能干事,起初不愿意走跑官、买官的路子。然而2002年,吕梁市县长换届公开选拔,闫刚平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但最后却没能当上县长。

  闫刚平(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区委原书记):我也没有去什么活动活动啥的,在10个里面选6个,我后面的选上了,但是我没选上。

  这次的选拔结果,对闫刚平的心态产生了微妙的影响。随后几年里的一些人事变动,让他的想法进一步发生改变。

  闫刚平(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区委原书记):我一直是在给别人挪位子,我也感觉到了管用的是潜规则,不在于你工作怎么样。你得要注意做工作的同时,还要不能忘了把上头的关系理顺,要处理好和上面的关系。

  闫刚平所说的管用的“潜规则”、所谓的“处理好和上面的关系”等等,实际上就是“拿钱开路”、“花钱买官”。而一旦接受了潜规则,一切就变得不可收拾。因为要“送钱”就得“找钱”,行贿必然导致索贿、受贿。闫刚平第一次送钱上门是在2006年。

  闫刚平(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区委原书记):我也请关系好的帮我准备一点,我也去看看领导,逢年过节。

  许多被调查处理的吕梁干部都提到了当时的污浊风气和环境,这些人既被它所影响,但同时自己又变成了这种风气和环境的一部分。刘广龙,多次以过年“看望”的名义,送给聂春玉总计上百万元,在聂春玉帮助下,由汾阳市代市长升任中阳县委书记。

  刘广龙(山西省吕梁市政协原副主席):和我过去比,确实这几年是放松了,而且放松得很厉害。心理上觉得当干部时间长了,当干部要比老百姓生活要好一点,以至于形成犯罪,自己也觉得很内疚,三十多年党龄,领导当了二十几年,最后走到这一步。

  吴俊平,共分13次送给聂春玉总计上百万元,聂春玉帮助其由柳林县副县长升任吕梁市煤炭工业局局长。

  吴俊平(山西省吕梁市煤炭工业局原局长):总的来讲还是一句话,自己把这个线没有划清楚,哪些是正常的礼尚往来,哪些是违规违纪了,一种社会上不正常的现象,多了,就看成是正常了,所以这是犯错误走到这一步最大的根源。

  据调查,这些有买官行为的干部,也都收受了下属和企业的钱财。吕梁的从政环境,就这样进一步恶性循环。而聂春玉自己在卖官的同时,也热衷于向上跑官要官。每次到省会太原,他都忙于吃请送礼,经营关系。

  聂春玉(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说实在的,我是有从搞研究到当官的变化。作为主观上也就是思谋着,做了市长思谋着什么时候能做到书记,而且创造什么条件能够做到书记,做了书记思谋着怎么能够回到省里面当副省级干部,目的就是为了升官。

  当政治生态整体恶化,发生塌方式腐败是必然的结果。回顾整个过程,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责任,主要领导无疑负有更大的责任。

  谢春涛(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他有权力,他能够发挥普通干部所难以发挥的作用,比如说首先自己行得正,如果有人想给你送钱,你不光坚决不收,甚至还严厉批评这些送钱的人,那一定会产生正面作用,让那些有歪心思的人他打住了,让那些正派的人坚定地正派。

  政治生态如同自然生态,一旦受到严重污染,治理起来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山西落马官员之多、塌方式腐败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但是,想要扭转被污染的生态,就必须敢于直面问题、刮骨疗毒。

  聂春玉(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过去这些年说实在的,山西确实存在反腐力度不大、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中央抓反腐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尽管把我抓住,但是我也感觉到就得这么做,不然的话不行。

  针对山西发生的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问题,党中央果断决策,坚决查处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的党员领导干部,并对山西省委班子进行了改组性质的调整。新的山西省委明确提出了“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目标要求,新任省委书记王儒林上任伊始,就把腐败重灾区吕梁作为调研的第一站,深入分析过去出现问题的原因。

  王儒林(时任山西省委书记):吕梁出现严重的腐败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党不管党,党委没有履行主体责任。第二个原因呢,我觉得就是制度缺失,权力任性。第三个原因就是官德丧失。

  纵观历史的长河,国家的兴亡、朝代的更迭,无不与“吏治”休戚相关。东汉末期、西晋时期吏治松弛,卖官鬻爵成风,王朝都很快覆亡;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著名的盛世,吏治都十分严格。

  韩昇(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比如说唐太宗时期就非常注意官吏的官风,官吏的作风,官吏的廉洁这个方面抓得很紧。有许多罪,如果遇到国家赦免,那是可以赦免的,但是贪污腐败是绝不赦免。唐太宗说“致安之本,唯在得人”,这个“得人”,也就是有一支跟你同心协力,有一个共同理想、共同目标的官员(队伍),就非常重要了,因为这一点是牵涉到国家是走向兴盛、还是走向衰败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自古以来,所有贤明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对各级官吏的严格要求和管理,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治国先治吏”的治国方略。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在《与公肃甥书》中说:“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说的就是自上而下整饬吏治的重要性。

  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正朝廷以正百官就是要从上抓起,只有上正,下才可以正。激浊扬清,这是首要任务,什么是激浊扬清,就是要把腐朽的、浑浊的东西把它抛弃掉,要使清廉的这样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占据、高扬起来。

相关热词搜索: 苏荣 聂春玉 腐败问题 干政 腐败现象 塌方 政治生态 收受 从严治党 重灾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