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50多年痴迷蝴蝶梦 西安老人再出4卷本蝴蝶专著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6-10-27 19:19:23 编辑:华商报供稿 作者:张小刚 张杰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02.jpg

  小时候因集邮与蝴蝶结缘

  寿建新是北京人,小时候随父母来到西安。 他告诉华商报记者,上小学时喜欢集邮,而邮票上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捕获住了一颗少年的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辈子都在追逐着一个多彩多姿的“蝴蝶梦”。

  “经常去钟楼旁的邮电大楼,只要有蝴蝶的邮票,咋想办法也要买下。”寿建新老人回忆,上世纪50年代,有一套20枚的蝴蝶邮票,当时卖4角钱,但他没钱买,此后半个多月不吃早点,把钱攒下来最后买下了那套邮票。到上世纪80年代,他收集的蝴蝶邮票多达500多枚,品类范围涉及100多个国家。

  从蝴蝶邮票,他开始四处搜集捕捉蝴蝶并制作成标本。从年轻时一直到生病前,他几乎每年都有一次或多次为蝴蝶而出发,足迹不仅遍及西安周边及陕南、陕北,还多次出省,神秘的神农架就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在这里他还首次发现了全国最小的蝴蝶——小玄灰蝶,成蝶只有人的指甲盖大小。

  在寿建新住的院子里,他是大家都知道的“蝴蝶迷”,从“蝴蝶少年”到“蝴蝶中年”,如今已是“蝴蝶老人”。李永兴是寿建新学校的同事,也是邻居,他最佩服老寿的毅力,“开始只是爱好,最后走到专业的高度,没有过人的毅力是成不了的。”

  从门外汉成为国内著名专家

  直到成为陕西银行学校一名教哲学的老师,寿建新还只停留在邮票收集上,上世纪80年的一个偶然机会,让他的“蝴蝶梦”飞进了一个更为多彩的世界。那一年,他在一本画报上看到周尧先生的照片,于是拿着画报到西农去找。

  这是一次愉快的见面。寿建新回忆说,当周尧教授听到他说自己特别喜欢蝴蝶时显得很高兴。“周老师就问我还有啥打算,我就说想写本介绍蝴蝶的书。”寿建新说,当时周尧教授就告诉他收集的数量还不够,还要继续收集。而当他说要拜周尧为师时,周尧教授爽快地答应了,寿建新也由此成为他唯一一位“编外”的弟子。

  寿建新一边继续收集邮票,一边自学蝴蝶专业知识。上世纪90年代,一本《世界蝴蝶邮票》出版,华商报记者在这本书的编著者名字里除了寿建新,还有周尧教授。“就如他当初答应我的,我先写,写不下去了留给周老师来补充完善,这也是我和周老师合作出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出版后,引起了学界以及许多蝴蝶爱好者的关注,许多集邮发烧友给他邮寄来更多的蝴蝶邮票。1991年,寿建新与周尧教授再次合作,作为编著者之一出版了《中国蝶类志》,并撰写了该书的总论,而这本专著也被称为中国第一本蝴蝶百科全书。这期间,寿建新搜集寻找蝴蝶样本的脚步并未停止,2000年4月,他在宁陕发现了一种新的虎凤蝶,为了纪念周尧教授,他将这一新种命名为“周氏虎凤蝶”。

  蝴蝶的命名用的都是拉丁文,为了更好地钻研学习专业知识,寿建新在56岁时开始学习拉丁文。2004年患脑溢血住院治疗中,他还让家人把写着拉丁文的卡片带到病房,躺在病床上一个词一个词地念。

相关热词搜索: 50多年 蝴蝶梦 专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