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有铜器、石范、玉器等遗存
在去年皇城台遗迹考古发掘中,还发现有铜器、石范、玉器及制骨遗存。石范有“一范多器”和“一范一器”两类,器形可辨环首刀、直背刀、锥。铜刀存尾部,刀背很直;铜镞完整,双翼有銎;铜锥完整,器形细长。从共存陶器来看,这些铜器年代为龙山时代晚期至夏时期。是中国早期铜器的又一次重要发现,尤为重要的是夯实了河套地区在中国铜器起源和传播过程中的地位。
目前发现的陶瓦残片均出土于皇城台东墙北坡的“弃置堆积”内出土约200陶瓦残片,辨为筒瓦,最小个体数13件。最大残长34厘米。石峁陶瓦是公元前2000年前后发现数量最大、区域位置最北端的重要发现,对探讨中国早期建筑材料及建筑史具有重要意义。
玉器出土再一次证实了石峁玉器的特有埋藏背景。从皇城台顶部弃置于西北角包墙处的大量兽骨中发现了完整的骨针“制作链”,骨针数量就超过了250枚。皇城台顶部可能存在着手工业作坊,以骨针、骨锥、骨铲等为主要产品,尤以骨针产量最大,为探索皇城台顶部聚落结构和石峁城址内部功能区划提供了有积极线索。
考古专家认为,皇城台遗迹发现的铜器的石范,为探索早期冶金技术在中国的传播路线提供了关键的连接点。而数量可观的陶瓦的发现,暗示着皇城台台顶当存在着覆瓦的大型宫室类建筑,石峁陶瓦是公元前2000年前后发现数量最大、区域位置最北端的最早发现,对探讨中国早期建筑材料及建筑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