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内147座公厕不算少
但布点不均
据了解,顺城巷一圈大约12公里的路段分属碑林、新城和莲湖三个区。在记者调查体验中,在东侧和西北侧路段找公厕较为方便,数量也较多,而南侧路段公厕数量少,也不好找。
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在城墙内14平方公里多的区域内,共布设了147座公厕,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10座。
“国家的标准是每平方公里3~5座,按此标准城墙圈内公厕并不少。”西安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副调研员司权说,之所以很多人感觉老城区里公厕难找,主要还是因为布局不均匀。
莲湖区在位于城墙内的区域内有50多座公厕,该区城市管理局环卫科一位姓陆的负责人介绍,这些公厕多布点在二、三类道路上,像西大街、北大街这样的主干道上因没有公厕规划用地,不能建公厕,“但主要的人流量都在这些主干道上,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感觉公厕少的一个原因。”
“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公厕”
据了解,西安城区的公厕是先由规划部门规划,再由环卫部门建设。“往往规划上有,但在建设中却因种种原因未建,而项目验收环卫城管部门又不参与,就导致了规划上的公厕落不到实处。”司权还指出,还有一种情况是老城区拆迁改造多,一些公厕被拆掉,但未能还建。
目前,西安市正在开展一场“厕所革命”,以期改变城区公厕管理水平低的问题。为此,西安市政府提出发挥区县政府的主导作用,将“厕所革命”纳入本辖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华商报记者还了解到,碑林区计划利用两年提升公厕功能设计标准。
如何改变目前老城区公厕布点不均的问题?司权建议将公厕规划和建设纳入“黄线制度”,包括公厕在内的环卫设施要规划上图,在项目完工验收上,环卫部门要对规划建设的公厕等环卫设施进行检查验收,对新项目拆了未还建的环卫部门不给予竣工验收,“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公厕等环卫设施,这样才能保障公厕在数量和布点上满足市民需求。” 华商报记者 张小刚 制图/张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