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是有温度的表达
昨日,参加活动的嘉宾廖勤俭老师,是著名书法家,他是中国国家工美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书法院副院长。
活动开始前,在古香古色的环境中、伴随着古筝声,廖勤俭先给参加活动的11位情侣讲述了书信的历史,惋惜书信逐渐淡出了年轻人的视线。廖勤俭说:“在古代,书信有简、帛、札等形式,以前书和信是分开的,书指的是信,信指的是信使、送信的人。有了纸张之后,书信才成为一体。”
“现代人,经常用手机、电脑联系,写信渐渐被淡出了大家的生活,这是很可惜的。你用手机、电脑发出的信息,都是同样的字体,甚至连语言都是组织好集体转发的,对于收到信息者来说,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写信就不一样,见字如面,每个人写的字都带有个人的特点,笔迹是一个人专属的印记,亲自写下的字是有温度的,和手机上冷冰冰的字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