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安市政协委员徐树安:让西安厚重文化基因活起来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7-02-21 17:36:15 编辑:华商报供稿 作者:马虎振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

政协委员建议完善城市文化标识系统,彰显西安历史文化特色

  “在西安这方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热土上搞现代化建设,确实要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尊重、对子孙后代的郑重交待这样的心理。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态,势必会陷入简单的决策和拆建,终将会受到历史的严厉评判。”

  西安市政协委员、长安区政协主席徐树安提交的两份提案,都和历史文化有关。两份提案的标题:一个是《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文化标识系统彰显西安历史文化特色的建议》,另一个是《关于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保护和传承西安历史文化的几点建议》。

  “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应树立文化标识”

  “近年来,西安市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许多有一定历史年份的老村庄被占用拆迁,很少留下历史文化印记,容易造成历史文脉的断裂。我认为,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文化标识系统,彰显西安历史文化特色,让西安的厚重文化基因‘活起来’,让文化标识点缀大西安,成为西安靓丽的风景线。置身于这样的大西安,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定会产生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尊重。而这样的心理氛围,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人文素养的提升。”

  徐树安委员说,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上有许多记载都发生在这座古城,虽然今天已无法见其身影,但很有必要把它展示出来,让现在的人们有所了解。“比如钟楼饭店附近曾是唐代礼部南院遗址,钟鼓楼广场曾为唐尚书省遗址,草场坡唐时为长安官马草场。”

  他建议,应该完善城市道路、建筑物的历史文化痕迹标注系统,对已建成的城乡道路、建筑物、企业项目,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应在其显著位置树立文化标识,营造满城皆历史、处处是文化的氛围。不仅要标识,还要让历史“活起来”、文化“看得见”,除了立碑用文字勾画出地名背后的历史脉络,还可增加城市雕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外,还可以让历史典故重现。比如大家熟悉的‘灞桥相送,折柳送别’,可以灞桥附近建一座‘送别园’,植送别柳,设送别宴,做送别信物;借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佳句,可以在乐游原建“爱晚亭”;在曲江南湖建“丽人亭”,展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风光,让古代的经典得以深入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

相关热词搜索: 西安 文化 基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