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用生态红线画出和谐贵州圆

关注 当代先锋网 作者:李思瑾 2017-03-08 20:27:04
[摘要]近年来,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绿色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位于威宁自治县境内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草海”,每年冬季,云飞鹤舞,分外美丽。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思瑾

  近年来,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绿色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保证生态功能不退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贵州“最严”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出台——

  2016年底,贵州省政府印发的《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暂行办法》划定禁止开发区、五千亩以上耕地大坝永久基本农田、国家重要生态公益林和石漠化敏感区等4大类12小类为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并规定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保护红线责任制。

  守好“米袋子”和“菜篮子”

  贵州属典型的内陆岩溶山区,5000亩耕地以上坝区有165个,耕地面积175万亩,占全省耕地的2.56%。坝区耕地是贵州人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更是贵州农耕文化的起源和民族文化的摇篮。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表示,贵州有质量的耕地不多,耕地保护必须精准化,坝区耕地保护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责任制,坝区耕地保护红线要成为高压线、生命线。同时,坝区耕地的保护,既要保数量,又要提质量,要下大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坝区耕地要“以亩产论英雄”。

  2014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千亩以上坝区耕地保护工作的通知》,“五千亩以上坝区耕地”开始有严格制度“护卫”:严禁以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改变其用途;严禁在其设立城市新区和各类开发区、园区及地方城市干道等线性工程;严禁在其范围批准宅基地、扩大现有建设用地规模、以及开展有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活动。能源、交能、水利、矿山开采、环保、重大民生工程选址确实无法避让的,需实地踏勘,占用万亩坝区报省政府同意,占用5000亩坝区经省国土资源厅同意。

  国土资源部门还建成了坝区耕地实时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充分利用航拍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坝区耕地进行监管,对发现的违法占用榕江车江坝区、绥阳洋川坝区、锦屏新化坝区行为已及时查处,拆除复耕,保持“米袋子”和“菜篮子”源源不断为民生。

  近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郭强在采访中说:“2016年初,贵州各地已对原布局在坝区的建设用地进行优化,在坝区183万亩耕地中,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类生态红线132万亩,保护率达到72。52%,保护面积比原来增加30万亩,保护率比原来提高约17%。”

  “护”与“富”的“修行”

  2016年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要通过生态修复,改善城市环境,通过城市修补,改善城市风貌。

  护一方生态,富一方百姓。贵州一直致力于一座山、一片水、一个城生态修复的可能性探索。“村庄变公园、田园变乐园、庭院变花园、农房变客栈”便是处于长江流域赤水市天台镇凤凰村的真实写照。

  2010年时,凤凰村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人均年纯收入仅3000多元。村民明元花回忆:“我们村在治理前,整个山都是光秃秃的,种植庄稼也三年两不收,一遭遇暴雨,洪水就满坡流。”

  天台镇在总结过去水土流失“长治”治理方式的经验基础上,大胆探索出水土保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水系整治+生态修复+人居改善”的绿色方程式,建设打造了凤凰生态湿地公园。目前,湿地公园日均接待游客已达1000人以上,凤凰村还开设农家乐、农村旅社等旅游服务业,流转土地建设彩林工程、花卉苗圃等基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脱贫、增收致富。

  不仅守住“绿水青山”,贵州各地还致力于“城市伤疤”的修复。

  自2010年以来,贵州省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119.41万户,有效改善了350多万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成效显著。去年4月,贵州又着手2017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库建设,棚户区改造申报计划42.98万户,计划数居全国第二位。

  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维明表示,2017年住建厅将全力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以山体水体修复、城市形态引导、城市河道整治、绿化亮化美化、完善公共服务等为重点,全面系统推进“双修”工作,让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硕果融入城市、融入生活,提升市民获得感,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蓝图愿景。

  生物“多样”奏响生态文明强音

  贵州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4个省之一,全省约80%的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及其生境被纳入各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已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6种和野生动物85种。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处处长张韬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保护好我省的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位于威宁自治县境内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草海”,拥有典型、保护对象较为完整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我国特有的高原鹤类——黑颈鹤在此筑巢栖息,繁衍生活。每年冬季,灰鹤、斑头雁、赤麻鸭、钳嘴鹳等候鸟齐聚草海,云飞鹤舞,分外美丽。近年来,气候变暖导致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空心莲子草”大量繁殖,与其他沉水植物及浮游植物争夺阳光、空气,导致草海水生生物和鱼虾缺氧死亡,严重破坏草海湿地生物多样性。

\

  位于威宁自治县境内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草海”,每年冬季,云飞鹤舞,分外美丽。 沈光勇 摄

  2015年以来,为了清除空心莲子草对草海生物多样化及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威宁草海管理委员会启动了草海空心莲子草人工清除工程。

  威宁草海管委会规划科建设责人祖启朝说:“每年我们都要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按季节分三次对草海里的外来物种空心莲子草进行清除,还草海一湖清波。”

  张韬表示:“我们在强化顶层设计、逐步完善涉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态准入制度的同时,还将加强队伍建设,启动建设自然保护区监测预警平台,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及时提出自然保护区状况报告。”促进全省各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村寨的和谐共建。(详情请阅《当代贵州》2017年第8期)

\

\

\

\

编辑:强鑫

相关热词搜索: 坝区 生态修复 威宁草海 草海湿地 沉水植物

上一篇:聆听花开的声音——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剪影 下一篇:《大国外交》第四集《穿云破雾》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