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正文

商洛市:郭均成

专题资料库 华商网 2017-03-27 09:14:42
[摘要]2003年8月28日21时,洛南县保安镇突降暴雨,洛河出现40年来的特大洪峰,沿河两岸的数百户群众被困,急需组织抢救。夜色暗,行路难,但郭均成却没有丝毫退缩,他的耳边时时刻刻响起县长刘兴德的声音:“保安镇发生特大洪水灾害,群众被困,速带警力救援!”冒着倾盆大雨,一路鸣笛,他和15名民警火速奔赴保安抗洪抢险现场。

郭均成照片.jpg

  2003年8月28日21时,洛南县保安镇突降暴雨,洛河出现40年来的特大洪峰,沿河两岸的数百户群众被困,急需组织抢救。夜色暗,行路难,但郭均成却没有丝毫退缩,他的耳边时时刻刻响起县长刘兴德的声音:“保安镇发生特大洪水灾害,群众被困,速带警力救援!”冒着倾盆大雨,一路鸣笛,他和15名民警火速奔赴保安抗洪抢险现场。

  洪水泛滥,古老的洛南大地遭受了百年未见的洪涝之灾。原来好走的路在此刻显得那么崎岖泥泞且危机四伏,郭均成一行乘坐的警车在暴雨和洪水中艰难行进。22时20分,政委梅明与他通电话询问情况,他告知“雨特别大,车上的雨刮器再刮也不起作用,请迅速调集警力,做好出警准备。”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个电话,也是他留给人们最后一次坚定而熟悉的声音。

  22时30分,当郭均成乘坐的越野车从南面向北行距受灾现场近五公里的眉底村小文峪桥北端的桥面与路基连接处时,由于从桥东边小文峪河流入洛河的洪水,加之公路东侧南下洪水的肆虐,形成夹击状,将部分路基冲蚀后使得路面悬空,越野车从桥上驶过后,只听一声巨响,车头一下子扎进了两米多深的洪流中。旋即,急流又将该车冲走移至10余米外的文峪桥下,由于北、东两股急流的夹击作用,将遇险车辆暂时卡在了桥墩处,但遇险车在水中不停地摇动,随时都有被冲走的危险,车内郭均成等四名同志的生命危在旦夕。

  虽然周围的人们拼命施救,但无情的洪水还是将三名烈士带走了……郭均成同志所乘警车被卷入洪水中,不幸因公牺牲,年仅52岁。

  洪水退去了,人民安全了,然而,郭均成、常鹏、李亚军在抗水抢险中遇难的消息却始终牵动着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心。30日10时,灵口镇上河村村民李某在河滩上发现一遇难者尸体,死者上身着警服,有警号,估计很可能就是遇难的郭局长。于是他带领本村男女老少50余人,用手一点一点刨开淤泥杂物,从家中拿来脸盆、毛巾并端来清净的温水,亲自为郭局长清洗面部,然后按当地最庄重的习俗,买来两条红绸子被面,五条软猴王香烟,15串鞭炮,给遇难的郭局长送行。他们自制担架,组织32名村民,每八人为一班,分为四组,轮换将郭局长遗体抬上,从不间断(按当地习俗,八人抬遗体是最隆重的礼节,且遗体不能落地,否则不吉利),一路燃着鞭炮(祈祷魂灵升天,表示吉祥),踏着泥泞,趟过齐腰深的泥水,从10时直至16时,经过六小时艰难跋涉,终于将郭局长遗体抬到灵口街,与赶来的县公安局搜救小组一起将郭局长的遗体运回县医院。当时,听到郭局长的遗体被拉回,社会各界群众早已在县医院门口排队吊唁,一时间,哭声、雨声混成一片,群众有的上香,有的烧纸钱,用朴素的方式表达对这位人民的好局长的哀思。

  郭均成同志是平凡的,却又是伟大的。多年来,他心中时刻装着群众的利益,团结和带领全体民警破大案、抓防范、解民忧、保平安,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为人民群众服务奉献的普通事,却给人们留下感动。担任局长后,郭均成从群众比较关注的大要案件侦破入手,既当指挥员又当侦查员,带领民警连克30余起各级督办的重特大刑事案件。由于山大沟深的地理原因,群众居住相对分散,办证件做咨询很不方便。郭均成推行了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并建立了“流动户籍室”和“流动接警车”,被群众称为“百姓的贴心人”。

  在郭均成妻子刘淑芳的手里,至今留着着一本“廉政笔记本”。这个“廉政笔记本”是郭均成牺牲后,妻子刘淑芳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的,上面记载着郭均成在洛南县公安局任职期间,许多为找他办事送钱、送礼品以及处理的情况。可由于某些原因,其妻并不愿让人们知道笔记本中的内容,甚至商洛市领导想看也不行。

  刘淑芳现任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刑庭庭长,比郭小一岁,他们的独生女儿在西安一所大学上学。8年来,她和丈夫一直在两地生活,每年过春节时,才带领着女儿到洛南县团圆。为支持郭均成工作,刘淑芳承担了比一般女人更重的担子。

  一进入刘淑芳的家门,记者就感受到郭均成牺牲后为家人带来的痛苦和悲哀。当记者说明来意后,刘淑芳不愿意提起这个属于郭均成个人的事情:“这是老郭个人的事情,况且他没有让我将此事告诉别人和组织”。

  在记者多次从侧面提问下,刘淑芳才说,笔记本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本子,大小和记者使用的采访本差不多,页码也不多。由于上面所涉及的人现在都在,有的还担任着一定的领导职务,不便说明具体的人和事。

  但通过这个笔记本上记录的情况看,郭均成担任洛南县公安局领导后,找他办事的人逐渐多了起来,送礼品的有,送现金的有,搞得他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将送礼品、送钱人的姓名、所要办的事以及将这些礼品和现金的处理情况记录下来。笔记本上记录的时间从1995年11月至2003年7月。送现金最多的一次有5000元,最少的有300元。由于洛南县为贫困县,所以当地人送礼品的价格并不高,所送现金也不多,大多都是数百元到千元之间。所记录的方式是,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到办公室,因某事送来现金多少或什么礼品,每次记录的后边都记着拒收或上交县公安局政工部门,其中不少的“红包信封”甚至没有拆开就直接拒绝或上交了。

  郭均成笔记本上所记载拒收现金或礼品的情况,在公安局内也传为佳话。据洛南县公安局政工部门的统计,郭均成在任职期间共拒收现金56000多元,拒收的礼品价值为12000元。洛南县公安局因此被评为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

  郭均成的确是一位廉洁的老警察,他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当他的遗体被送往洛南县人民医院时,一位老人目睹了他的遗体后悲叹道:“虽然我是县城的一个普通群众,但是我知道郭局长是个好人。”

  商洛市委书记李仲为说:“郭均成是一位公安系统的好干部,市委组织部门已经对他进行过考察,准备将他提拔为市公安局副局长,谁想到市委常委会还没有开会研究,郭均成却为抗洪抢险而牺牲了。”

  陕西省公安厅厅长胡太平说:“郭均成是我们省公安系统的一位代表。虽然他牺牲了,但他的精神将鼓舞着全省公安民警更好地去参与爱民、亲民、为民活动。”

  1977年从事公安工作,郭均成同志对“警察”这两个字的含义有着更深的认识。他曾历任商洛地区公安处民警、治安科科长、洛南县公安局政委,并在2000年7月担任商洛市洛南县公安局局长,一级警督。他先后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被省公安厅评为优秀公安局长,2001-2002年度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03年被省委政法委评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同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2003年11月被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同年被陕西省委追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省干部群众学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人民警察,郭均成同志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他的英雄壮举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崇高敬仰。

  虽然郭局长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流传下来,激励着后来的人们爱岗、敬业、廉洁、服务人民。他永远是洛南县人民心中的好局长!

编辑:王越美

相关热词搜索: 郭均成 好局长

上一篇:商洛市:常鹏 下一篇:商洛市:李安民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