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妈妈辞职为脑瘫致残女儿陪读七年 女儿考上大学

社会新闻 广州日报 2017-05-06 08:53:24
[摘要]午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图书馆内,陪女儿王景丹看了近1个小时书,黄惠鹂收拾好自己和女儿的背包,小心翼翼地陪着王景丹坐电梯。

黄惠鹂陪女儿在图书馆看书。

“狠心”训练 满满的母爱

20年前,黄惠鹂是一名护士,丈夫是内科医生。那时,他们正憧憬着宝宝幸福地降临,然而,黄惠鹂怀胎7个月便早产,因先天性缺氧,女儿出生后被诊断为脑瘫。这个晴天霹雳让初为人母的黄惠鹂如坠深渊,整日以泪洗面。

医生预言,景丹长大后生活难以自理,能活多久,全靠父母照顾得好坏。黄惠鹂知道,她不能绝望,否则女儿更没有希望。她决定不惜一切为女儿治病,此后夫妻俩带着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北上北京,南下广州,四处寻医。父母的努力,并没有得来好消息。小景丹五岁那年,专家为她做了手术,但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根治。

为了让女儿能站起来,黄惠鹂还摸索出了一套康复训练办法。黄惠鹂说,两三岁时,景丹就在她的严格监督下,开始艰苦的康复训练。一开始,她每天被绑在铁架上矫正,一绑就是几个小时,训练站立,日复一日。待女儿学会站立了就开始练习走路,小小的客厅里,小景丹经常是一边哭一边摇摇晃晃地走,妈妈跟在后面,摔倒了扶起来又接着走。

景丹回忆,最痛苦的是练蹲下、起立,一练就是200多个。对于腿软无力的自己来说十分痛苦,那时腿练得总是肿的。王景丹风趣地说,“如果我是正常孩子,凭那些年的练法,都要成国家级运动员了。”

谈起妈妈多年的“狠心”训练,王景丹竟然笑了。“幸亏她的狠,因为她有个同事的女儿跟我得了一样的病,但她没有训练,至今不能行走,也仅仅读了小学二年级。”

对话黄惠鹂:要用全部的力量在她身上

记者:女儿有今天成绩,你欣慰吧?

黄惠鹂:还好吧,她就是个普通孩子,你不要骄傲啊(她笑着指着女儿说)。

记者:女儿成长至今,你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黄惠鹂:应该是让她站起来,吃了不少苦,她自己也流了不少泪。

记者:碰到这种情况,别人会选择再生一个。

黄惠鹂:家庭条件和精力都不允许,我要把有限的力量全用在她身上。

记者:对女儿的未来有什么期望?

黄惠鹂:希望她能够凭自己的学识找个合适的工作,过正常人的生活。

编辑:凡闻

相关热词搜索: 女儿 黄惠 王景丹

上一篇: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怪现象”:谁挣钱多谁功夫高 下一篇:84岁老太和儿子骑摩托去西藏 嫌海拔不够高连称扫兴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