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安23岁男子捅死陌路16岁少年:不想活 杀人为找死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7-05-29 07:09:28 编辑:王玮玮 作者:李勇钢 程彬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7位专家学者剖析疑犯张星的内心世界

  4月20日至28日,记者就此案走访多位专家、学者,细致剖析疑犯张星的内心世界,希望能给社会、家庭、学校甚至政府职能部门作出些许警示。

  疑犯张星的成长轨迹

  作为留守儿童,从小缺失父母关爱。父母为生计在外奔波做生意,尽管有奶奶、姑姑等亲人抚养,但他的内心并未感到幸福

  10岁时被父母带到青海生活,后因母亲病逝,带来系列变故

  16岁返回临潼,因抢劫被判刑,出狱后又在青海因伤害罪被判刑

  杀人案发生前几个月,他刚从监狱提前释放归来

  他在成长中社会化残缺

  典型的反社会人格

  “他自己不想活了,却又不甘心,持刀行凶杀人致惨剧发生。”冯雪认为,从疑犯张星的犯罪心理分析,他是要做一个大事,或者报复社会或者是让很多人知道。

  冯雪从心理特征分析,疑犯张星倾向性即现在的需要,不符合现实,动机是不良和低级的。从张星成长经历看,自小父母不在身边,他在成长中存在社会化的缺陷。从人格角度分析,他具有反社会人格。

  “我个人剖析此案,定位是人格障碍。”冯雪坦言,如果干预,一个是靠时间等待。有很多的人,青少年时期非常反社会,到了30岁左右会好很多。为什么会转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目前也没有解释;另一个是给予他一种帮教,带上行为矫治。这种个体不能单纯用心理咨询、疏导,要进行心理治疗、脱敏或者相应的技术治疗。

  “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件。”李豫成说,张星的犯罪成因来源于他的心理基础和他的人格障碍,残缺的家庭、残缺的教育,让他的心理逐渐扭曲。

  对于形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三大因素,李豫成指出,是“遗传因素+家庭环境模仿+缺少依恋关系”,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包括他的家庭、教育程度、学校,其中早年的成长经历是重中之重。

  一个人从小就开始进入社会化时期,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反社会人格问题出现比较早,冯雪指出,这一类性格的人从上幼儿园就有所表现,比如调皮、不听老师话,上小学逃学,上中学打架或者跟着社会不良人混迹一起。

  这类孩子在上幼儿园时期,就要引起家长、老师警惕,从小就要进行干预。

  缺失家庭关爱

  导致他心灵扭曲

  “我们在长期的工作中发现,家庭残缺或父母离异的孩子违法犯罪率相对高。”冯炜说,他们从小缺少父母关爱,得不到家庭教育,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再加上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就让他们产生了憎恨社会的心理,进而产生报复社会的想法。

  韩庆华认为,张星的成长经历令人深思。从小得不到父母关爱,导致其心理畸形成长。生活居住环境不断转移和“隔代管”没有归属,在这样的环境下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引导,流浪社会,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就这起案件本身而言,有深层次原因。”杨薇分析说,从表面上看,张星走向绝路的原因,是因从小缺失父母关爱,再加上无兴趣求学,谋生又没有好的途径,从而丧失生活的勇气,转而发展成仇视社会、报复社会。对这种极端行为进行剖析,可以发现他内心深处极度自卑懦弱,缺乏重新生活的勇气,只是希望借他的死震醒他的亲人或者说旁人对他的关注,可他又觉得似乎自己一直微不足道,即使死了别人也无所谓,因此,他要拉上一个无辜的人陪他,借助他人的死以达到自己被关注的目的。

  曾犯抢劫罪显示其解决问题简单粗暴

  23岁,正是风华正茂、为前程奋斗努力的年龄,但张星却从一名累犯,一步步演变成令人叹息的“无差别杀人”案中一名冷血残暴的疑犯。

  无差别杀人是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没有仇怨,随机选择作案目标、在作案现场见谁杀谁的杀人案件。作案的目的一般是报复社会、挑起族群仇杀等。

  王剑婷探究剖析后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疑犯张星产生“仇恨父亲”、“不想活了”、“想要报复社会”等这种激越不可控的思想和行为?

  细究之下,张星在青少年时期犯下抢劫罪,属侵财性质,反映出张星在青少年时期经济上穷困与无助,也显示出他解决问题时方法的简单和粗暴。

  王剑婷说,从世界范围看,“无差别杀人”案件常见于精神病类患者或显著具有报复社会意愿的人身上。前者虽无周密策划,但突发性强,致死致伤人数不可控,常发生在攻击比犯罪者弱小的群体上,如多为妇女儿童等;而显著具有报复社会意愿的犯罪者,常会扭曲地希望自己成为公众人物或引起特定人注意,这类人常会对作案地点和致死致伤等情况有策划。

相关热词搜索: 留守儿童 捅死 少年 找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