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塞罕坝:从一棵树到一片林 三代人传递的绿色接力

关注 人民网-社会频道 2017-08-19 00:00:26
[摘要] 在蒙冀交界之处,有一片茂密的林海——它就是塞罕坝。55年间,它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如今包含6个林...

在蒙冀交界之处,有一片茂密的林海——它就是塞罕坝。55年间,它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如今包含6个林场,112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80%的“天然氧吧”,成为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从“沙地变林海,让荒原成绿洲”,是三代塞罕坝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创造出的绿色奇迹。

 

塞罕坝荒原上发现的一棵松,被称为“功勋树”(资料图)

“功勋树”:见证第一代塞罕坝人艰苦育林

因此前的过度开垦和连年的战争,到新中国建立初,蒙冀之交的这片土地,已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1962年,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林业部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林场原有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正是这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拓荒先锋,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大幕。

塞罕坝林场地处河北最北部,与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相连。这里气候条件恶劣,年均积雪长达7个月,最低气温可至﹣43.3℃,对植物的种植和生长非常不利。“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上都是沙,百里不见树。”这是塞罕坝三道河口林场翁玉山场长对这里的描述。而在塞罕坝林场选址时,路勘人员在荒野之中发现了一颗孤立的落叶松。这一颗松,便成了塞罕坝人心中的“功勋树”,不断给予他们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的信心。

第一代塞罕坝造林人的生活条件也是十分艰苦。没有饮用水,他们就化雪水用;粮食匮乏,他们就吃黑莜面加野菜。许多人都患上了心脑血管,类风湿等疾病,由于没有医院,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这一代造林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2岁。

面对气候环境的恶劣,面对连年植树效果不佳,塞罕坝人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1964年的“马蹄坑大会战”后,林场种植的516亩落叶松的成活率终于达到90%以上,面对一片稚嫩的绿色,造林人激动地嚎啕大哭。塞罕坝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曾说,“生是塞罕坝人,死是塞罕坝魂”。按照其生前的遗愿,他的骨灰便撒在了马蹄坑林区。

远离城市生活,扎根大山之中,塞罕坝人没有怨言;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跟不上,塞罕坝人就自己克服。从当年的一颗松到如今的112万亩林海,不能忘记这些敢于担当,忠于使命的造林者。饮水需思源,正是有了塞罕坝这片林场,才没有让北方的沙漠不断南迁,才可以拥有这么大一片宝贵的绿色资源。第一代塞罕坝人就是这个奇迹的铸就者。

 

“望海楼”防火瞭望员刘军、齐淑艳夫妇 刘凡摄

“望海楼”:陪伴第二代塞罕坝人用心护林

造林不易,护林更难。一个小小的火苗就能将塞罕坝人55年的努力成果付之一炬。为了防止火灾,及时预警,刘军、齐淑艳夫妇驻守山上的望火楼11年,全年365天,没有一天休息日。

“我媳妇盯前半夜,后半夜我来,我俩就这样轮替着瞭望。”刘军说。2006年,在做了十几年的护林员后,刘军被林场安排到了塞罕坝9座望火楼其中的一座担任防火瞭望员。这看似一份简单的工作,背后却满是艰苦、寂寞和枯燥。

每年的3月至6月,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季节。刘军、齐淑艳夫妇一刻都不敢懈怠。他俩每隔15分钟,就记录下所辖范围内的瞭望情况,并向总场进行汇报。一天,96次瞭望,一年,28000多次。能把一件简单的事重复到极致,是最不容易的。也正是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积累,让夫妻俩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齐淑艳说,“像如果林子冒烟了,我从颜色就能分辨出是什么着了。白色的是草,黑色的是树。一有火情,我们立马就向林场汇报。”

尽管技术越来越先进,林场也配备了火情监测系统,但防火瞭望员的作用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在塞罕坝林场的9座望火楼里,有8对像刘军、齐淑艳这样的夫妻档,身处林海之中,除了身边的妻子,他们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况且,大多数时候,他们是一个人在楼上监测,一个人在下面做饭、休息,夫妻俩都很少能交流。待到冬季大雪封山时,蔬菜水果对于他们简直就是奢侈品。刘军说,“冬天,林场就把食材用车送到汽车能到达的最近处,然后我们人背肩抗,就这样踏着雪路回到望火楼。”

生活的艰苦尚可克服,但缺少对孩子的陪伴是他俩心中最大的遗憾。“上小学第一天就把儿子送到了寄宿学校,孩子那么小,但没办法。”齐淑艳说。因为在山里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那些第一代来到塞罕坝林场职工的孩子,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

小小的望火楼只是塞罕坝人辛苦工作的一个缩影,护林员、扑火队员,他们都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林场,也正是他们认真负责、忠于使命的态度,使得塞罕坝55年间,都没有发生过一次大火情。第二代塞罕坝人就是这个奇迹的守护者。

 

塞罕坝林场“白桦坪”景区内赏景的游客 刘凡摄

生态旅游:激励第三代塞罕坝人持续兴林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塞罕坝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如今,塞罕坝的林木总蓄积量已经达到1012万立方米,所释放的氧气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同时,它所创造的森林资源总价值约202亿元,成为了京津地区重要的防沙屏障和生态旅游之地。

“我从上海来,带着母亲和孩子,就想来这里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洗洗肺。”一位在白桦坪观赏的游客告诉记者。目前,七星湖、白桦坪、亮兵台等塞罕坝林场景区游客人数火爆。据林场负责人介绍,塞罕坝每年旅游收入可以达到4000万元。在周末和节假日,更多人选择来到塞罕坝,放松疲惫身心,感受自然之美。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55年前,塞罕坝人在这里扎根,将恢复生态环境作为己任。55年后,第三代塞罕坝人,继承这片宝贵的林地,积极发挥着它的生态作用和价值。林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王龙说,“现在的林场已经历到第三代人,他们从外面学成归来,像自己的父辈、爷爷辈一样,继续守护这片林海。”

面对城市更好的机遇和条件,他们选择了留在塞罕坝,选择了这片曾经养育他们的土地。而“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也在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手中不断传递。第三代塞罕坝人就是这个奇迹未来的希望。

塞罕坝,不仅仅只是一片林,它是发展绿色生态的一张名片,更是我们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典型的范例。愿塞罕坝的绿色接力棒继续传递,盼塞罕坝精神传遍祖国大地。(刘凡)

(责编:陈羽、黄维)

编辑:王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视频]张高丽会见沙特能源 工业和矿产大臣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