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一碗黏面喜气洋洋,
没撮辣子嘟嘟囔囔。
这是顺口溜里喜爱面食的陕西人。
作为一省首府,
地处关中平原的西安。
自然也少不了面。
“在西安,吃面就是吃文化。”
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
到西安假装成西安人的妙计,
当属“吃饭要吃面,吃面要吃蒜”。
来西安,
别总想着去永兴坊摔碗。
一段轻快复古的锣鼓响,
迅速切进热烈张扬的旋律,
利落如半勺热油泼入红辣椒面,
油香扑鼻。
“秦腔摇滚”歌手王建房一开口,
沧桑音色装点的硬气关中话,
已使人在辣香中“穿越”秦地古今。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长安。
王建房心里的是什么样?
内敛深情如他,古雅厚重如此。
“摇滚重镇”西安见证了他几十年的音乐路,
也锻造了他激越而悠远的曲风。
从2006年第一张唱片《我要活》,
到2009年唱尽沧桑的《长安城》,
再到登上《中国梦之声》的舞台,
以一首《长安夜》唱醉全中国,
即便曾背负巨大的生活压力,
王建房也坚持创作内心真实的艺术。
“曾被音乐力量支撑”着一路走来的王建房,
已在曾经的艰辛中品味出幸福。
那些幸福与音乐、与西安同在。
对于《西安有面》MV的导演马飞而言,
西安的魔力更不仅限于网红菜。
直爽善饮的陕北汉子马飞,
除了为人熟知的歌手身份之外,
还是一位成绩不俗的导演——
曾参与拍摄的电影《图雅的婚事》,
于2007年摘得金熊奖。
参与拍摄《白鹿原》并获得赞誉后的他,
不但在歌曲MV拍摄中实践诸多想法,
也成立了电影工作室,
经由微电影向社会表达一种善意。
透过这支《西安有面》MV,
人们又看到了那个才华横溢的马飞。
坊间曾流传中国十大面食清单,
网友们因陕西面食赫然未上榜而“炸锅”,
纷纷大呼“这不科学”。
陕西面条据传有一百多种——
酸香柔韧让人惦记的岐山臊子面,
软糯粘甜渊源有趣的合阳踅面,
“清清白白”食之留香的杨凌蘸水面,
还有名字本身就是故事的Biangbiang面等。
不吹不黑。
史料记载渭河流域是我国小麦原产区,
先民种植的农作物中就有小麦。
有研究认为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
很可能是中国面食最早发展的地区。
早在汉朝,我国已有关于面食的记载,
及至唐代,面食已广泛普及。
这段历史中,西安就在舞台中心。
与如此悠久的饮食文化相对应的,
是什么?不说大家也都知道。
不必细数古都十三朝历史遗迹,
单说凝聚城市记忆的 “无字史书”西安城墙,
就足以引人遐想、令人感叹。
“我正在想些什么”。
“你正在想些什么”。
一首歌勾连无数古今人事。
西安人从不缺“老故事”,
西安人也要看新风景。
时代自信承接自过去亦求索于未来。
聚力“硬科技”、固本求新的西安和西安人,
已经在倾听更多声音。
西 安 有 面
作词:赵文涛
作曲:王建房
编曲:邵伟珉
一根葱 一碗面
一勺辣子半勺油
滋溜滋溜
养活了我们几千年
一座陵一座塔
一圈城墙半城仙
哎呦哎呦
自豪了我们几千年
我正在想些什么
我正在做些什么
你正在想些什么
你正在做些什么
猛抬头 见一发白神仙
为赋新诗强作愁
爬上钟楼
叹一句 天凉好个秋
听饿了,咥面走~
一碗陕西面食集大成者岐山臊子面。
西府人至今挚爱吃醋,
而臊子面醋采用岐山特有的天源醋,
其醋香扑鼻,酸中带柔,醇厚绵长~
岐山醋成就了岐山臊子面的美丽神话,
也丰富了西岐大地的饮食文化。
或者,瞬间俘获吃货味蕾的户县软面
肉臊子油香肥嫩,
配老豆腐黄豆芽和韭菜特制素臊子,
色鲜味浓,爽口筋道。
再舀上一两勺油泼辣子,点上香醋,
那感觉,真叫一个“撩咋咧”。
还有,色香味俱全的升级版剁椒面
一碗好面,除了考验手工面条的口感,
对灵魂伴侣配菜的要求也不可小觑。
好的牛腩,要大火快炒,香料调味,
小火慢炖,与剁椒酱倒入碗中。
编辑:秦一乔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