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群,男,1962年10月出生,汉族,陕西富平人,大学学历,1981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2000年部队转业后参加公安工作,扎根基层社区警务工作18年,被公安部表彰为优秀社区民警,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2011年新建路社区警务室被宝鸡市公安局以仇群的名字命名为经二路派出所新建路社区仇群警务室,现为渭滨公安分局经二路派出所新建路社区仇群警务室民警。
新建路社区位于市区繁华地段,东起红旗路,西到广元路,南依渭河公园,北临经二路,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属版块型社区;辖区有居民住宅楼75栋,常住人口3185户,12135人、流动暂住人口883、出租户421户;行政事业单位18家;娱乐场所20家、公众聚集的长途汽车站1个、九小场所63家;居民小区26个,消防重点单位110家,沿街门面348家。辖区特点是人流、车流、物流量大,社会治安状况比较复杂。
仇群自担任新建路社区民警工作以来,始终坚持“换位思考,服务群众”的理念,针对主城区板块型社区人口密集,党政机关聚集,特行及复杂场所众多的实际,以信息化为引领,以网格化为依托,突出基础信息采集切入点,着力推进积极式、前移式警务,创新运用“14532”工作方法,确保了警务室服务管理细致、有效。
一、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狠抓日常警务管理工作。
一是建方格织大网。就警务层面织就一张网。具体而言,就是按每1600户一片,将辖区划分为南、北两片,再以楼栋为依据,按不超过300户、1000人的标准划分网格片区,每个网格设一个网格员。目前,仇群将辖区划分了14个网格,组建了由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14名网格员,社区民警仇群为联络员,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格局。其次,整合社区治安力量,加强培训引导,实行警务包干责任制。建立由仇群为队长的“社区巡逻队”,主要由社区14名网格员和29名企事业单位保卫科、处长组成,主要做好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复杂场所、消防重点单位区域巡逻;建立由社区辅警为队长的“平安志愿者巡逻队”,主要由社区30余名平安志愿者和115名治安辅助力量(保洁员、门卫、个体商户)组成,对辖区网格内的背街小巷、小区、案件高发地段,佩戴红袖标分格巡逻。
二是抓采集明底数。社区警务最基础的工作是全面掌握辖区内的“一标三实”动态信息的变化,警务室树立“采集为先,应用为本”理念,充分运用“四五”信息采集法:即,每个网格员每周采集5户实有人口信息;每周采集5户实有房屋信息;每周采集5家单位安防信息;每周同5名社区矫正、吸毒管控人员进行见面帮教谈话,收集行踪动态信息。并实行紧急情况汇报制度。同时,运用“五访” 制度,落实信息采集常态化。(即:“全面访”,深入社区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定期访”,对居委会、单位负责人定期走访,掌握政情动态;“随时访”,对社区重点人员随时走访,掌握行踪动态;“主动访”,对社区困难群众主动访,关心群众疾苦,解决实际困难;“开门访”,对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党员、积极分子开门纳访);做到“三更新”,即对房屋所有者信息实行定期采集更新,确保做到信息明了数据准确。
三是周汇总掌动态。周例会是社区警务高效运转的关键。警务室通过建方格大网、“一标三实”动态信息的采集、“五访”制度的落实,建立了具备有常口、流动、重口、境外等16项内容的人口动态信息和具备有:单位、特行、娱乐、九小场所等19项内容的人口、场所动态化信息管理平台。每周五社区民警仇群召集网格员汇总一周工作,部署下周任务,要求网格员工作中做到“五个清”,即:辖区房屋分布清、常住人口总量清、出租房屋底数清、流动人口情况清;对网格内排查上来的情况,尤其是涉众性社会稳定问题,即时汇报,仇群了解后,进行研判分析,拿出初步方案,及时上报派出所,力争实现 “小的事项不出网格,一般事项不出警务区”。 今年以来,辖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32%,治安案件下降 54%,辖区视频监控基本达到了全覆盖。
二、发挥中心警务室功能,拓展深化便民服务。
一是完善便民服务平台。首先,仇群立足警务室平台,建立了户籍咨询服务台、居住证办理温馨提示台、应急消防工作台、社戒(康)尿检工作台4个便民服务台,方便群众户籍、居住证、出入境证照办理及安全防范、消防、戒毒知识宣传、法律咨询。其次,立足公安网平台,为群众提供依法查询人口信息、原始户口资料查询、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购买散装汽油证明、出具乘坐长途汽车户籍核查证明、办理和发放居住证等6项便民服务业务。同时,对于患病、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群众积极上门服务。现经分局授权,已刻制警务室公章,仇群警务室更加方便了群众办事,避免了群众警务室办事,派出所盖章来回跑的麻烦。
3月 16日,汉中的胡师傅来宝鸡走完亲戚准备乘车回家时,因为没有身份证,无法购买车票。得知情况后,仇群将他带到警务室,快速对他的身份信息进行了核实,并为他出具了户籍核查证明。“我以为开证明最少要大半天时间,没想到民警只用了几分钟就办好了!”胡师傅道谢后,很快就买票返回了。新建路社区居民吴女士需要办理一份无犯罪记录证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3月 29日上午,吴女士来到仇群警务室,本想着最少要跑几回才能开出来,没想到仅用了两分钟,民警仇群就为她办好了相关证明。“真没想到,社区民警办事效率这么高,给我帮了大忙了!”吴女士激动地说。“有了麻烦找仇群!”这是新建路社区居民的口头禅。仇群警务室成立五年来,平均每年为群众办理各项业务就达 3000多件,仇群也成了小区居民的贴心人。
二是调解矛盾纠纷。基层社区的矛盾纠纷主要集中为居民、单位因为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物业管理、债务还贷、经济等引发的纠纷,若处理不当,易引发上访和“民转刑”案件发生。经多年仇群摸索实践,主要针对采取“三模式”法化解矛盾纠纷:首先为“四级联动”调解法。1、警务室民警与网格员对接,工作中发现的打架、邻里等矛盾纠纷,积极疏导,有利于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将矛盾解决在网格内;2、与辖区单位对接,工作中发现的单位内部的经济、债务还贷等矛盾纠纷,协同单位的保卫科处长积极疏导,将矛盾解决在单位中;3、与社区居委会对接,工作中发现的民事纠纷、权属、物业等矛盾纠纷,积极化解,将矛盾解决在社区中;4、与街办矛盾调处中心对接,工作中发现较复杂的民事纠纷、权属、经济等矛盾纠纷及居民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纠纷,协调街办调处。其次为“123”调解法。在对群体性矛盾纠纷(如交通事故等)实行一听二劝三调解方法。就是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诉,调查核实事实,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耐心劝导,摆事实,讲法律,消除当事人的矛盾抵触情绪。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组织双方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再次为“流动”调解法。就是在对家庭及邻里矛盾纠纷实行上门到场与网格员一同主动调解,防止矛盾积压。
运用“一听二劝三调解”的办法,努力化解群众之间的大小“疙瘩事”,通过摆事实、讲法律,消除当事人的矛盾抵触情绪,化解了许多矛盾纠纷。据统计,仇群先后参与调解了各类纠纷 70余件,无一起反弹,使居民共享了和谐安宁。
三、运用好“渭滨掌上警务”,提升网上服务水平
仇群还借助网络,推出了社区“指尖微警务”微信群,其中包括“仇群警务室单位管理微信群”、“仇群警务室便民利民微信群”“仇群警务室网格员管理微信群”、和“仇群警务室出租房管理微信群”4个微信联系群,即时掌握辖区的动态情况。同时,通过微信便民群接受群众报警求助、法律咨询、业务受理预约等。
前不久,辖区居民通过微信反映某小区内有传销组织,专门骗取入会费。得知情况后,仇群和辅警王利军一起对此事进行调查,发现该小区一户居民家中非法聚集大量人员进行传销活动,迅速出击,最终将传销人员进行了遣散处理。
今年以来,仇群通过警务室便民微信群网络平台,及时为群众提供咨询等方面的服务290多人次,真正让群众在现实生活和网上随时“见警”,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积极落实市局社区警务“四单一图”,创新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便民利民服务群众,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了辖区“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任务,为分局全面有序推进“一标三实”采集工作树立了标杆。受到省、市、区有关领导、新闻媒体及辖区群众的充分肯定,为我局社区警务改革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编辑:秦一乔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