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解放军报刊发长篇通讯:在赓续血脉中走向新的胜利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时间:2018-08-01 20:08:33 编辑:唐贝贝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六)

  “第一军规”90岁了。

  1928年春的一天,毛泽东站在湖南桂东县沙田村一个土堆上,郑重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短短44个字的军规,奠定了红军统一纪律的基础。

  恐怕全世界也难找到这样一份军规,细到“一针一线”,实到“一张门板”,都严肃以待。自此以后,无论出身工农,还是来自旧军队,大家都坚定自觉地集合在铁的军规前。

  85年前的八一,中国工农红军编写和颁发了《纪律暂行条令》。这部仅有4章18条的条令,深刻指出:军纪是军队的命脉。

  “命脉”二字,重如千钧。人民军队用铁的纪律来约束自己,为的是行动一致,从而能走得更远。

  今年5月1日,新修订的《纪律条令》正式施行。这已是《纪律条令》的第17次修订,在我军共同条令中,属“修订次数之最”。

  一部关于纪律的规定,被一次又一次修订,从最初的寥寥几百字,拓展到现在的洋洋数万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我们就是靠纪律吃饭的”。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有一句醒目的诗:“没有纪律,我们会像散沙一般,被敌人一粒一粒,很快地踩碎。”这个道理,我们从战争中学会,也一再被战争验证。

  锦州之战,战士不吃老乡一个苹果,人民军队的纪律享誉黑土地;解放上海,官兵露宿街头不住民房,人民军队的纪律传遍黄浦江畔;朝鲜战场,邱少云烈火烧身纹丝不动,人民军队的纪律感动全中国。

  走过91年的光辉历程,令行禁止、执纪如铁已经融入人民军队的血脉和灵魂。但不可否认,远离了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沐浴着和平岁月的杏花春雨,纪律意识淡化弱化的现象,若隐若现,时有发生。

  这是一项值得警醒的对比:当年,红军把军规写在包袱皮上、床头上、门板上,为的是方便记诵,严格遵行;今天,有的人把纪律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实际却在违背纪律另搞一套。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无论何时,庸、懒、松、散都是战斗力致命的腐蚀剂。行进在强军征程上,须臾离不开纪律这种“光荣的束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把“坚持实行自觉的严格的纪律”作为我军优良传统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强调,并指出,要提高制度执行力,让制度、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从颁布《严格军队党员领导干部纪律约束的若干规定》,到持续开展作风建设监督检查;从军事训练监察的利剑高悬,到大力纠治官兵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密集出台的举措,彰显着正风肃纪的坚定决心,传递出越来越严的强烈信号。随着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的落实,我军治军理念、治军方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

  挽住云河洗天青。一支律令如铁的威武之师,正昂首阔步走向未来。

相关热词搜索: 八一 人民军队 辉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