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
平台应建立更完善的保障机制
记者搜索发现,因自己失误将钱转给他人被拉黑无法要回的案例近年来屡有发生,那么,微信转账容易出错吗?
昨日,华商报记者体验了微信的转账功能。首先,只有微信好友之间能互相转账,点击转账后会出现对方的头像和微信昵称,昵称后的括号里会显示对方真实姓名的最后一个字。输入转账金额后,点击转账,需要进一步确认,而且必须输入密码或指纹。记者注意到,微信转账一旦发起,不支持撤回。除非对方24小时不点击收款,钱会返回到转款操作人账户上。
针对有用户转账转错人后“求助无门”的现状,有专家认为,移动支付平台作为信息掌握者,应该给用户开辟受助的机制。当个人不能协商解决时,平台应从中调解。
安全研究中心技术人员龚先生认为,目前微信的转账默认选择为实时到账,该种方式难以全面避免风险,建议一些平台参考采用一定额度内默认实时到账、超出额度延时到账的机制,给予用户更完善的保障机制。或者在转账超过一定额度时,强制用户输入身份确认信息,例如手动输入收款方的“姓”,或者补齐收款方名字等。龚先生还提到,即便转款操作人有过错,但不当得利人拒还他人财物,有损社会诚信和道德,警方和法院等也应当在接到求助时尽量提供帮助,从而维护社会的公义和诚信。